孩子的成长故事想法散文

孩子,慢慢地长大——(五十二)第三种选择

2022-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迟到千年C

(五十二)第三种选择

迟到千年  2022-5-24

细心地观察孩子,总会为孩子悄无声息的变化与成长而惊叹,尽管有些时候这种变化与成长会带给父母难以招架的烦恼。

在孩子尚未建立个人意识之前,带孩子相对来说最为轻松与简单。因为让孩子做什么他便做了什么,即便像我家玩子这样的喝奶困难户,于现在来说,小时候喂奶的难以应对,已经是小菜一碟。

自从玩子学会了走路和说话后,他就不那么容易被约束和对付了。以前要抱抱他,轻而易举地就抱起来了,而当他独立自主行动和说话后,他就不让轻易抱他了,伴随着干脆地一声“不要”。

从说出第一声“不要”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能够在各种场景里频繁地听到他说着“不要”、“不”、“我不要”。

“玩子我们出去玩吧。”“不要。”

“玩子快过来吃水果吧。”“我不要。”

“今天我们穿这双袜子吧。”“不。”“那这双袜子呢?”“不……”

面对他频繁说不的时候,一开始倒是弄得我和玩子妈妈有些措手不及,很快地我们便调整了与他沟通的策略。

“玩子,今天你是喜欢穿这双蓝色袜子,还是这双红色袜子?”“红色的。”

“玩子,你是再玩一分钟洗澡的玩具就出来,还是再玩两分钟就出来?”“一分钟。”

玩子说“不”的这段时期,就是他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当孩子逐渐地建立起了个人意识之后,耳边频繁听到的便是各种场合的“不”、“不要”。

我们对于他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从以前问他这样或那样好不好,变为了给予他两个不同的选择,请他自己做决定。大多数时候,他都欣然地接受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然而,随着孩子的个人意识和智力的发育,我发现玩子不再拘泥于从两个选择中做出决定了,他开始另辟蹊径,悄无声响地给出新的答案。

“玩子,你想穿这件蓝色的外套,还是穿红色的?”“我要穿学校发的黄色的外套。”

“等会儿出去,给你带平衡车,还是滑板车呢?”“太累了,我想让你抱我。”

我想当孩子能够给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答案时,说明了他们真正地成为了独立个体,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势必应该更加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就像大人之间要相互尊重一样,对孩子我们一样要相互尊重。

当孩子继续成长,执拗敏感期到来时,父母们便要开始真正应对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了。

最近的玩子,正处于执拗敏感期,他顽固的坚持,让我们无力招架。

某天洗澡时,妈妈不在家,我和奶奶给他洗澡,洗完澡后让他选择爸爸抱或者奶奶抱,他却想要妈妈抱出来。他知道妈妈明明就不在家,他的真实意图,我猜想是想再玩一会儿。而当我告诉他“妈妈不在家,没有办法抱他出来”后,他的哭闹就此开始,无法平息,只能耐心地等待他的情绪释放。

某天早上起床,喝完奶,准备去幼儿园时,他说想要去逛商场。妈妈告诉他商场这个时间还没有开门,所以让他先上幼儿园,下午放学后便去逛商场。显然这个答案并不符合他的心意,他的哭闹就此开始,无法平息,只能耐心地等待他的情绪释放。

这段时间,因为他的这种执拗的坚持,我们全家人都略感无奈,只能够用莫名其妙来评价。不过,当我最终意识到这是他的执拗敏感期的表现后,便也就及时地调整了沟通的策略。

洗澡的时候,他表达了不想洗的想法后,以前我会说:“你是打算拿这辆车子去洗澡,还是拿勺子?”或者是“不行,你再不洗澡,就成臭宝宝了。洗澡的时候,我们玩喷水呗。”

改变沟通策略后,我会故意对着他说:“我觉得这辆车子在澡盆里可以装好多水,我要拿着它去玩水咯,玩子你可别来玩哦,我要自己玩。”当他一听到不让他干嘛时,他的本能反应就是我要干。所以他便欣然地去洗澡啦。

所以,让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做一些他们表达了不愿意做的事情时,要么先顺着他们的想法,等到他们注意力成功被转移后,再看能否做原来的事情,要么剑走偏锋另辟蹊径,让他们觉得自己必须得做这这件事情,不做这件事情才是对抗,就像我让玩子去洗澡一样。

写完这篇,我突然觉得,为人父母不容易啊,想要做好父母更不容易啊。然而,看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这些所谓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真正地觉得,我们父母需要快速的成长,才能够更好地陪伴着孩子的成长。

下篇预告: 这是回家的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