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超市生存战说起
都说商场如战场,最近一个月,在我家小区门口,真实地上演了这一幕,一家超市轰然倒闭关门,另一家超市如日冲天。
现在,如日冲天的是小区门口上个月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客都乐,连锁的,占地面积很大,超市里货品齐全,重点是每天都有特价的水果和蔬菜,一下子把小区附近的居民全部吸引过去了。
距离客都乐50米的地方,是我搬到这个小区五六年来,原来一直红火的另一家大超市,而就在前一段时间,聚然关门。这家超市的老板娘和我们小区几乎都熟悉了。老板娘性格外向开朗,大方,老公是开建材的,自家还种有几个大棚菜,生有一男一女,年纪估摸在二十岁出头。原来这家超市是小区附近最大的超市,加上她家自已种有大棚菜,蔬菜自然比巷子里的地摊便宜,经常有很多菜是超乎我们想像的便宜,我们都爱去这家超市采购。老极娘很大方,我一次见一个老大爷买了四根香蕉,一共2元7角。结账的时候,正好是老板娘,大爷拿出来2元钱后,还在哆哆嗦嗦地准备找零钱,老板娘说不用找啦,就这吧。老大爷一看就不太宽裕,老板娘也是善心吧。这家超市的服务员加上老板娘常见的一共有四个,最忙碌的时候,是在疫情那段时间,周边城区的居民都来她家采购,一个是她家东西便宜,加上超市品种还算丰富。虽然比不上美特好的品种多,但好百姓的日常所需是应有尽有,疫情防控最严格的时候,物价上涨,而这家超市还是如同往常一样的价位,竟吸引了周边城区的居民坐上好长时间的公交,来这家超市采购。那会儿,我经常见超市外面停满了小车,都是一后背箱的采购,结帐的队伍排得老长老长,每次结账基本都得等十多分钟才能轮到,更为夸张的是,我听老板娘和服务员说,因为这家超市那段时间生意实在太好了,从早上七点一开门到晚上十点,那个人流量简直了,把工商管理和食品监督局的人都招来了,几乎一拔一拔,市里的,区里的,街道的,工商税务食品轮流上阵。那会儿,我还开玩笑说,老板娘那么大方,自然有福气有财运。
然,上个月,门口新落成的商业楼底层,招商引资了客都乐这家超市,先是在小区招聘服务人员,然后就开业了。开业那天,人山人海,大家都奔着热闹去了。那天,小区原来那家超市只有稀稀拉拉的三两个老顾客,我当天路过时,还感慨了一句,这真是天壤之别,店风大变,这真是被挤兑得。。。。。没过两天,这家超市几乎没什么人光顾了。不久,超市处理大买关门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是一夜之间,小区居民口中的商业巨人倒下了。
分析两家超市的生存战,总体来说:一是价格优势:客都乐是连锁大型超市,它自然会有很多供货商,自然价格成本是最低的。比如:原来的超市开业那天,青萝卜买6毛1斤,已经比在地摊和菜市场1元便宜多了,然,客都乐4毛9分钱。客都乐新开业,以价格低走量取胜。
二是经营管理优势。客都乐有着多年成熟的管理模式,服务人员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服装,是大集团的管理方式,有着自已独有的经营文化,干净整齐;而那家超市,是家族管理模式,就是家里有钱,投入运营。四个服务员有三个人是自已家人,没有统一的服务,也没有统一的服装,意味着没有自已的经营文化。在疫情最为火爆的时候,我经常见蔬菜区堆满了人们剥离下来的烂菜叶子,人多的时候,也没有人对货物进行统一码放和管理,真是可惜了她家那么多的大棚菜,甚至还见过老板娘他们倒过成袋成袋的蔬菜。虽然价格那会便宜,但总给人感受不那么高大上,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管理,没有统一码放和清理,整个一个城郊结合部的脏乱廉价。
三是规模优势。原来那家超市在客都乐没开业以前,我是小区附近最大的超市,客都乐开业后,它的营业面积是这家超市的六倍,货品更丰富齐全,按照人们购买心理,店大东西多,选择的余地更大。
市场不相信眼泪,最后的赢家总是那个最强最有特色最有实力的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