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大全每天写1000字人物

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656人  北漂小贱
小贱导读

李白,中国大唐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侠肝义胆、仙风道骨,被后人称赞为“诗仙”。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对他的评价简直绝了:“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无数人羡慕他的才华,赞叹他的侠客风采,而我唯独敬佩他活出了自我。

他,孤傲,狂妄,放荡不羁。

他内心最响亮的一个声音就是: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01

李白这人很狂。

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陆通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都叫他“楚狂”。

有一天孔子来楚国,陆通在他门外唱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陆通想劝孔子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李白借这个典故,其实就是表达对政治不满,他要像楚狂人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生活。

还有一事,也足以说明李白这人够狂。

公元743年,正值隆冬,屋外大雪纷飞。

李白奉诏入宫起草诏书,草拟完诏书后,唐玄宗为慰劳李白,命人大摆酒宴,并设歌舞助兴。

宴会结束,皇上又邀李白去往内殿叙谈。

当时内殿炉火太旺,加上刚从湿冷的外面进来,靴内湿漉漉的,玄宗酣醉迷离,高兴之余,竟脱下靴子。

玄宗愉快地对身旁的李白说:

“李学士,你也将靴子脱掉吧。”

李白的双脚正好也闷得难受,玄宗如此一说,正合他意。

但他接下来的一举动,震惊了所有人。

他抬起脚转向身后的高力士,满脸醉意说:

“高内监.....我弯不下腰,麻.....麻烦帮我脱一下靴子。”

高力士是大宦官,深得杨贵妃宠信,当时文臣武将莫不竞相逢迎。

一听李白如此要求,他内心奔腾着一万个草泥马,但唐玄宗在场,他不敢发飙,只好忍着下跪替李白脱靴。

后来就因为这事,高力士对李白耿耿于怀,三番五次在玄宗面前诬陷李白。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力士脱靴”。

当时,有人说李白是疯子。

然后他作一首诗《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狠狠怼了回去: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 李白不少画像,都是随身佩剑

李白“狂妄好杀人”。

他自小就有“侠客理想”。

他曾说自己超级厉害,“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

也曾说自己“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新唐书》说李白“喜纵横术,击剑”,我想他剑术应该是不错的。

不过李白喜欢意淫,他常幻想自己有一天能独霸武林。

他写诗,喜欢用“愁杀”、“狂杀”、“笑杀”等夸张字眼。

比如: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比如:笑杀陶泉明,不饮杯中酒。

比如: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比如: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而公众对他剑术高超之印象,源于这两句诗: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的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里曾说他“手刃数人”。

此事纯属意淫,这在开元年间不可能发生。

《唐律疏议·斗讼》中记载:“以刃及故杀人者,斩”。

如果李白手刃数人,恐怕他脑袋都保不住,李白变“子曰”。

但李白确实有两手,他的师父裴旻是大唐第一剑客。

李白从小崇拜英雄豪客,希望长大后像那些游走江湖的侠士一样。

有一天他师父问他:“你习剑的主要目的为何?”

李白答:“行侠仗义,惩奸除恶!”

师父回道:“‘行侠仗义’之类的借口只能使剑道之术染上世俗色彩,真正的剑道是把天、剑、人合而为一的境界。”

所以李白身上的“狂”和侠客之义,皆源于他内心的凛然正气。

他嫉恶如仇,厌恶奸佞之臣,

他意淫所杀之人,也都是那些该杀的人。

如果生活在现代,李白就像个性格豪爽的东北汉子。

所厌之人,拒而远之;

所爱之人,悦而赞之。

该出手时就出手,潇潇洒洒走一遭。

任性而为,肆意而活。

这就是“谪仙人”李白。

02

李白从小就是个执著的追梦者。

5岁即能背诵“六甲”,常引得众宾客赞赏。

一日清晨,李白父亲李客与宾客在大厅商谈,李白下了早课给父亲和诸位叔伯请安。

“爹!我昨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什么梦?”

“我正要落笔写字时,我的笔头竟生出一朵花!”

“笔头上生花?确是很奇怪的事。”

正当李客疑惑之际,一位门客说:

“我看少爷一脸灵气,将来必是栋梁之才,他昨夜所梦妙笔生花实乃好兆头啊!”

李白兴趣广泛,什么书法、骑射、器乐、棋艺样样都有涉猎。

10岁,李白开始攻读诸子百家。

15岁,李白隐居在大匡山脚下的大明寺,开始两年左右的学习,已作赋多篇。

比如《对雨》、《初月》、《雨后望月》、

《晓晴》、《望夫石》《题窦圌山》等。

公元727年,李白初游安陆,谈到了自己将来的梦想。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他第一个梦想:

像春秋时期的管仲、晏婴,做皇帝的辅弼之臣。

他第二个梦想:

做皇帝的老师。

他还信誓旦旦地说: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李白从不参加科举考试,他追求跨越式发展道路。

不考试如何入朝做官?李白有他的一套方法。

一、写自我推荐信;

二、通过丰富人脉;

李白25岁,离开四川,十来年漂泊在外,只为找一个推荐人。

他写自荐信,特立独行。

他说,我乃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

——凸显自己出身高贵

接着,他说曾经在深山养了一些奇禽。

——凸显自己的行为不凡

然后,他又说当地有位太守请他去做官他没去。

——凸显自己养高忘机的品德

再接着,他说在扬州住了一年,花了三十万块救济落魄不得志的人。

——凸显自己轻财好施的品质

最后,他说一位朋友跟自己在洞庭湖游玩,

突然得病去世,他到处借钱,

暂时把朋友暂时安葬在洞庭湖边,

多年后他回到这个地方,将朋友尸骨挖出来带回他的家乡。

——凸显自己存交重义的品格

你看这简历,多方面阐述自己的优势。

这要是放在现代,分分钟被主考官录取。

看完李白的自荐信,那位推荐人十分震惊,并承诺立刻向上举荐他。

但不知什么原因,至此后杳无音讯。

03

一千多年前,李白就懂得擅用人脉。

投简历行不通,李白便开始寻求伯乐。

公元731年,李白三十岁出头。

他信心满满来到长安,见到一个大人物。

这人就是唐玄宗的女婿——张垍,宰相张说之子。

张垍答应李白,帮他引荐给玉真公主,

于是将他安住在楼观台,离长安一百里地。

李白等啊等,等到花儿都谢了,依旧不见张垍引他去见玉真公主。

李白有点失望,于是写下这首《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玉真仙人”啊!

李白失落但不绝望,他依旧期望着“王母应相逢”。

这一年,初入长安的李白,没能在政治上找到出路。

带着“行路难”的感叹,李白离开了长安。

▲ 玉真公主

离开长安,李白继续游山玩水。

公元734年,李白游龙门,至洛阳。

在这里他与好友元丹丘,一同隐居在嵩山。

元丹丘是唐代著名道士,与玉真公主关系密切。

后来李白与玉真公主见面,元丹丘也帮了很大的忙。

公元736年,李白到了山东任城,

在徂徕山,会见了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他们一块儿喝酒吃肉,后人把他们称为“竹溪六逸”。

公元739年,李白访孟浩然于襄阳。

皇天不负苦心人,李白终于在42岁得到皇上的诏令,入朝为官。

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连番称赞,唐玄宗看了李白诗赋,对他十分仰慕。

李白进宫那天,据说仪式特别隆重,唐玄宗降辇步迎。

以七宝床赐食于前,玄宗还亲手为他调羹。

你看看,这待遇一般人可享受不了啊。

玄宗问当世事务,李白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旋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宠信,众人无不艳羡,但也有一干人,比如高力士,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李白折腾了大半辈子,他的理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很多人说李白的成功多亏了“引荐人”。

其实最该感谢的人,应该是他自己。

这么多年来,他四处辗转漂泊,全都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和寻找“伯乐”。

他不断推销自己的作品,结交无数人脉,

为自己的“罗马大道”铺下了更多的机遇。

李白的成功告诉我们:

机会从来都不是靠等,而是靠自己的不断打拼和创造。

▲ 唐玄宗画像

04

公元743年,李白突然辞官还乡。

关于李白辞官的说法有很多:

1、对御用文人生活逐渐厌倦;

2、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上朝;

3、高力士怀恨在心,屡次馋谤李白;

4、李白醉后泄露宫中机密;

这些论断不大合理,一攻即破。

北师大康震教授,讲得这两点原因令人信服。

一、翰林待诏这个职位没多大作用

心怀国家的李白,一心想为人民做点实事,

但当上翰林待诏之后,他发现这个职位,不过是整日陪皇帝诗文娱乐罢了。

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心里所想与实际所做差别太大,李白只好选择辞官。

二、李白内心有种“隐逸”思想

官场纷争太多,而李白更向往平凡的隐居生活。

我个人比较推崇这两个观点。

李白,从小就有深厚的道家思想,深受老庄思想影响。

而从李白的诗中,你也能读懂他的“道”。

比如:“一生好入名山游”;

比如:“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在道教内部,很多人称他“太白李真人”。

而且当时,李白很多好友都是道教中人,

比如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

比如唐朝著名的隐士——元丹丘。

在唐代,道教位列三教之首,当时全国信道的人特别多,道观也比比皆是。

人们对长生不死、青春永驻的神话无比向往。

这时的唐王朝,上至君王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沉迷于虚无缥缈的仙道。

李白也是道教中人。

司马承祯称颂李白为:“有仙风道骨,可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说走就走,毫不留恋官场,最终他还是回到那种清静寡欲、与世无争的生活。

很多人劝李白留下来,在长安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千万别想不开啊。

李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既不快乐,还假装快乐地留在这里干嘛?!

李白的抉择告诉我们:

要学会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找到那条令人快乐的路。

这世上有很多路,而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

所谓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李白找到了去除痛苦和纷扰的方法,那就是自己的活法。

你想过什么日子,你就怎么活;

你想快乐和自由,自然也需要学会舍弃一些东西。

李白向往江湖,所以他挥一挥衣袖,

一转身,别了那个他追寻多年的地方。

▲ 李白和元丹丘曾隐居在嵩山

05

李白这人爱交友。

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普通百姓,朋友遍天下。

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他俩交情很深。

他俩第一次见面是在湖北安陆,

那年李白28岁,孟浩然40岁。

这就是传说中的忘年之交。

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拜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

他们相约在江夏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有事要去广陵,二人在黄鹤楼相别。

看着好友离去,不知哪一天再重逢,

李白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年后二人再度相见,激动地泪眼朦胧。

李白当即写了一首诗,表达对孟兄长的敬佩。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我爱孟夫子,他的风流天下人都知道。

你看这表白多么直截了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俩在谈恋爱。

为什么李白这么崇敬孟浩然呢?

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事儿:

当时采访使韩朝宗,想要约见孟浩然,推荐他入朝做官,

正好那天有友人登门拜访,两人喝得正带劲儿,

旁人就说:“孟先生,您不是和韩大人有约吗?”

孟浩然火一下子冒了上来:

“没看到我喝得正爽嘛,不要拿那些俗事来烦我!”

和朋友喝酒,他放弃了仕途发达的机会。

孟浩然率性超旷、潇洒风流,和李白很像。

所以他俩成为忘年之交,一点儿都不稀奇。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和杜甫这对好基友,不得不说。

李白和杜甫被誉为盛唐诗歌的“双子星座”,二人的友谊也堪称千古佳话。

公元744年,两位大诗人在洛阳第一次相见了。

当时李白43岁,杜甫32岁。

一个名扬全国,一个风华正茂。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仙,一个是名垂青史的诗圣。

他们的相遇,注定成为一段佳话。

有人说他们的关系并非“朋友”这么简单,

有人说他们是“师生关系”,

其实他们就是一对好基友而已。

当时李白刚辞官,杜甫也仕途不顺,

同是天涯沦落人,二人一见倾心。

然后他们一起仗剑走天涯,

一起去开封、商丘、山东等地游历。

杜甫还说:“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他们还一起喝酒一起睡觉一起拉手。

但好景不长,二人各奔前程各自离去,

彼此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

李白想杜甫就写诗: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杜甫想李白就写诗:

“寂寞空斋里,终朝独尔思”。

至此以后,二人再也没有相见过。

杜甫写下了大约二十多首思念李白的诗。

比如《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六年之后,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

杜甫又写下《引中八仙歌》称赞李白: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也许是思念太浓,而一切又“不可说”,

也许是一个一厢情愿,另一个落花无情,

也许朝代太久远,李白寄与杜甫的诗遗失大半,剩下的也就三四首。

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时,写下这首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人生啊就像飞蓬各自飘远,来吧让我们痛痛快快饮尽手中的酒吧!

话短情长,沧桑且豪情!

很多人说李白和杜甫后来的友谊有了间隙,

所以李白很少写诗给杜甫。

你要知道,世间有一种友谊叫毋须多言,

我们虽然很少联系,也很少见面,

但我们的那份情,依然在深藏心底,念念不忘。

李白朋友遍天下,不光靠他的才华,更多是

靠自己的真性情,重情重义。

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与他同游山水,重与细论文。

▲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06

李白一生有过四次婚姻。

第一位是许氏,名叫许蓝仙。

许蓝仙长得特别漂亮,而且聪明过人,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地人都称她女秀才。

许蓝仙才貌双全,但是可惜身体不太好。

李白经孟少府推荐,来到了许员外家里。

许相府太气派了,李白一进门就震住了,

院内荷花池环绕,竹林桃花交相辉映,

李白禁不住喊出声:“太特么土豪啦!”

忽然从相府内传出一阵阵流水般的琴声,

李白心想:“莫不是许小姐在弹琴?”

然后一位童仆带他见到许蓝仙,

在后花园的亭台下,一女子演奏正欢,

另两位少女在旁边垂目含笑,

李白听后不禁拍手鼓掌,连连赞叹。

李白和许蓝仙一见倾心,言谈之间,

对方互相知道彼此都是道教中人。

婚后,二人遍访名山去寻找高人异士,

还在碧山上盖了一间书屋,空闲之余,

时常去山上读书练剑,或弹奏琴曲,

辞却尘嚣的山下,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只是这幸福太短暂,不久许蓝仙肺病发作,

李白曾带着妻子去庐山寻道求方,皆无果。

后来李白父亲李客托人寄信过来,

批评并鼓励李白力求上进,

当时李白自我推荐多次又毫无结果,

李白开始变得沮丧,终日借酒消愁愁更愁。

几番思索之后,李白开始四处游历,寻找命中的伯乐。

不久在途中有人托信李白:

许蓝仙因肺病猝然离世了!

李白的心像突然被撕裂了一样,

李白失魂落魄回到家中,物是人非,

许员外的侄子许大郎,因为觊觎许家财产,

担心财产会被李白继承,他开始诬陷李白,

四处散布谣言,说李白嫁给许蓝仙只是为了钱。

安陆这块是非之地,李白再也待不住了。

他对天长啸:既然安州无路可走,我去长安!

李白心想:只有当你强大了,你才能坦然面对一切。

只有当你站得高了,你才会脱离这块是非之地,

跌倒了受了伤又怎么样,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07

李白的第二次婚姻很奇葩。

经别人撮合之下,嫁给了一个姓刘寡妇。

这刘寡妇是个泼妇,她听人说李白很有名,

心想跟着李白肯定吃香喝辣的,

结果一嫁过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她觉得自己上了当,整天在家撒泼使气,

看谁不爽就怼谁,对李白也是冷嘲热讽,

李白宝宝心里也委屈但是他不说,

有一天朝廷送来文书叫李白进京,

刘氏心想李白要发达了,立马换了张嘴脸,

说话客客气气,还亲手杀鸡为李白送行。

天宝三年,李白辞官归乡,

刘氏以为他穿金戴银、开着宝马回来,

结果依然是两袖清风,荷包空空,

更让刘氏生气的是,李白把皇上恩赐他的钱,

拿去盖了一座酒店,以便和友人餐叙,

另一部分钱拿去建丹房,打丹灶,

这下子刘氏彻底发飙,死活要同他离婚。

有一次李白在酒楼上喝得烂醉,

刘氏怒气冲冲地跑了上来,

当时李白醉得稀里糊涂,他望着老婆说:

“你是何人?”

刘氏差点吐口就说mmp!

转念一想人多,不雅,于是强忍愤怒说:

“你连你老婆都不认得了?!”

李白打着酒嗝说:“我有老婆吗?”

这下子,刘氏彻底崩溃大骂:

“好你个李白!你没老婆是吧,行,那咱们好聚好散!拜拜——”

随即二人就离了婚。

李白的第二段婚姻就这么结束了。

李白的第三段婚姻历史记载很少。

只知道这妇人是妾,并未扶正。

这位妇人只是李白的一位邻家女子,

有一天这女子在东窗下看风景,

而李白站在窗下在看美女,

李白这一看,彻底着了迷,

于是吟诗一首《咏邻女东窗下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李白吟诗作对表达对她的爱慕之情,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

我的情也真 我的爱也真

月亮代表我的心”

经过三番五次地苦苦追求,

这女子终于被李白泡到手了。

但是按照大唐律法,

出身士大夫阶层的李白不能取普通民女。

这位女子姓甚名谁,跟李白相处多久,

这些历史毫无记载,然而只知道,

他为李白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颇黎。

颇黎谐音玻璃,在唐代玻璃视为宝贝。

滚滚红尘之中,这位无名无姓的女子,

因为一场大病英年早逝,

在提及李白婚姻时才被世人记起,

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这段恋爱,是李白最自由、最隐秘、

最让人好奇、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恋情。

李白的第四段婚姻算是万幸。

天宝九年,李白续娶前宰相宗楚客孙女宗氏,

他们在宋州举行婚礼,李白当时年近50岁。

宗氏知书达理,且跟李白一样喜欢学道,

婚后二人感情还算和谐,没出什么幺蛾子,

虽然李白常出游聚少离多,但宗氏也懂得体谅和体恤,

李白对宗氏也很尊重,并为她写下不少诗。

天宝十四年,李白就为宗氏写下:

《秋浦寄内》《自代内赠》

《秋浦感主人寄内》等,诗中饱含着思念之情。

宗氏为人精明,深明大义,

常将自己的陪嫁资助李白,且对他多有规劝。

永王想请李白入幕,宗氏夫人是尤为反对的,

她说:“我宁愿和你一起吃苦,也不愿你冒险封侯。”

李白一心志在封侯,压根儿听不进去。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因永王案被捕入狱,

宗氏夫人四处奔走,为李白申诉,

“如果我丈夫有罪,那你把我也关进去吧!”

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被宗氏感动了,

最后查明李白是无辜的,于是将他无罪释放。

但不久,李白又遭流放,

送他上路时,宗氏夫人将金钗送给两位公差,

嘱咐他们路上好生照顾李白,

流放途中李白又被赦免,最后又回到宗氏身边。

李白去世时,宗氏认为按古礼溺死不祥,

有所忌讳,于是就在讣告上写为“病故”。

宗氏夫人为李白养老送终,

为他稳稳妥妥地处理好后事,

遇到宗氏夫人,实乃李白之大幸。

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08

乱世动荡,李白依然心怀满腔抱负。

公元755年,安禄山举兵叛变,

他从北方节节推进到洛阳一带,一时鼓声震天,

第二年6月潼关被攻破,

安禄山军队继续向西挺进,直逼长安城。

玄宗携杨贵妃逃入蜀中,长安陷入贼手,

人心惶惶,满城都是逃亡的百姓。

战火很快蔓延到东鲁,李白担心任城的儿女,

于是决定继续南下,幸而途中遇到武谔,

侠肝义胆的武谔素来仰慕李白,

听说李白日夜思念困在东鲁的儿女,

他便自愿前去营救李白的子嗣。

数月之后,武谔终于安然地救出李白的儿女,

见到阔别已久的儿女,李白欣喜万分。

公元757年,永王璘大军抵到浔阳,

想要与肃宗争夺皇位,于是沿途大肆求才,

他早就听闻李白大名,极力征召李白入幕,

并命令他限期报道,不然以抗命之罪处置。

李白早已不关心政治,但又不敢违命。

原本以为此时可以为国家卖命,鞠躬尽瘁,

结果进了永王军队,才发现永王意图叛乱,

趁着高适追击永王之际,李白向南奔逃,

好不容易跑到宿松之后,突然卧床不起,

这个时候又被当地官兵发现,给逮捕了。

在狱中他数度作诗,抒发胸中的苦闷,

他希望能回到外面血战沙场,

他爱国爱民的情怀依然在澎湃,

后来宋若思带兵来浔阳,将他救了出来,

但肃宗皇帝依然要李白的人头,

李白身边的朋友,都四处奔波前来营救他,

就在一切趋于绝望时,汾阳王郭子仪站了出来,

他几番恳求皇上,加上他平定叛乱有功,

皇上终于答应赦免了李白。

虽然躲过一死,但仍被流放夜郎。

公元759年,李白终于被释放了。

他高兴地沿江转回到江夏、岳阳、浔阳,

又挥笔写下一篇传世佳作: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加雕琢,

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公元761年,安禄山部属史思明之子

史朝义领兵南下,战火又起。

年届60岁的李白却主动请缨南征,

肃宗皇帝被李白这份赤诚之心感动了。

李白年岁太大,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随军队南行时,他不幸病倒了。

他泪眼朦胧望着前行的大军,悲伤不已。

09

李白临死还不忘作最后一首诗。

他拖着病弱的身子返回金陵,

由于年事已高,加上长途跋涉,

抵达金陵时他已是奄奄一息。

好在朋友的照料下,才慢慢恢复了一些,

然后他准备一番去了安徽当涂,找族叔李阳冰。

李阳冰是赵郡广汉人,他工于书法,

言谈举止温文儒雅,而且还特别欣赏李白。

公元762年十一月,李白旧病复发,

此时李阳冰因朝廷有事需离开当涂,

离开之前他去看李白,李白病重躺在床上,

李白高兴地从案头取出自己的诗文,对他说:

“我一生浪荡,四海为家,一无所成,而今马上就要去见阎王,我仅有的这些诗文,希望你能代我处理,这些日子承蒙关照,若有来世,定当报您大恩!”

送走李阳冰,李白勉强挪到床边,

拿起纸笔,写了最后一首诗《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一生未能如大鹏展翅般翱翔,一酬壮志,

这是李白一生耿耿于怀的,他抱着遗憾永离人世。

一代文坛泰斗、旷世奇才李白,

就这样在大唐的星空上轻轻划落。

李阳冰果然不负李白所托,将李白的诗文结集付梓出版,并题为《太白草堂集》。

李白的一生壮志凌云,却频遭坎坷,蹉跎终老。

他一身傲骨,誓不为权势摧眉折腰;

他曾执著无限的超越,执著不平凡的存在,

执著生命的永恒和完美,虽然结局都以破灭告终,

但执著本身亦是一种精彩,它最终成就了李白的不朽!

▲《李太白全集》

李白的诗歌:

如果大唐没了李白,大唐将失去一半色彩。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一切固有形式;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

在盛唐是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长于七绝,

而同时兼长五绝和七绝且同臻极境的,只李白一人。

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杜甫夸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的影响,极为深远。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

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

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

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上阳台帖》

李白的书法:

其实真心不错,如果流传下来更多作品,

我想李白也会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

《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李白墓碑》上说:“翰林字思高笔逸。”

黄山谷说:“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

《宣和书谱》上记载:“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

元代书法家欧阳玄说:

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

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李白的剑术:

传说唐代有三绝: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

但其实李白的剑术仅次于裴旻。

李白十五岁就开始练剑,剑术悟性极高,

据统计,《全唐诗》中

李白诗中“剑”字出现103次之多,

且剑的种类繁多,比如“吴钩”、“干将”、

“莫邪”、“青萍”、“霜雪”、“匕首”等等,

所以毋庸置疑,李白的剑术也有很高的造诣。

10

独木舟说:

“我们生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更好的别人。”

活得快乐和自由的能力在于3个方面:

1、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

2、懂得最妙的活法;

3、勇敢做回自己。

在这三个方面,李白绝对是个高手。

所以李白注定成为后世敬仰的“诗仙”。

他生平逍遥自在,豪侠仗义,

他不断地对生命深度开疆拓土,

他对未来的生活永远怀抱热枕。

像他一样要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像他一样敢做梦:“我辈岂是蓬蒿人”;

像他一样赞美人:“云想衣裳花想容”;

像他一样要快乐:“人生得意须尽欢”;

像他一样重情义:“桃花潭水深千尺”;

像他勇敢做自己,你也可以活得更精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