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初中部优势学科建设发言
各位老师:现在我们开会,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三项:
第一项:教研室肖主任带来大家学习文件。
第二项:由我安排初中部具体工作。
第三项:请郑校长做重要指示。
我们要以培养名师为核心,加强教师教育能力建设。要以名师引领、学带带动、骨干助推的良好研究氛围。
[if !supportLists]1. [endif]培养名师建设,今年我们三位名师进入学校核心部门:教研室。也为我们进一步捋顺初中教研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安排三个名师分别负责三个学科,李洁琳:语文、历史、政治,孙亚茹:数学、物理、化学;赵亚平:英语、生物、地理。有听课任务、有反馈、有帮扶。
2.抓好常规工作:认真落实锡林浩特六中教学常规要求:“讲、导、练”,工作落实“八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勤”,质量要“高”。要把此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在教学手段上抓好五个关键点:常考点、新考点、失分点、能力点、支撑点。
(1)教学设计:备课做到“四个有”,即“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教案设计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每篇教学设计要求注清周次、章节内容、课时、教学方法、重难点等。每课时为一个教学设计,格式要清晰。
(2)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求教师统一以A4 纸电子文稿形式一式两份,一份自留,一份于三月一日前上传到孙主任处存档。
(3)作业要求:严把作业关,作业内容要精选、精练,有留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各科作业本每班要统一,一样的本,一样的本夹,一样的格式要求;语、数、外、理、化每周至少批四次作业本,政、史、地、生、每周批一次。
(4)听课要求:做好推门听课和预约听课活动,将听课与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即听课后当堂检查备课笔记、学生作业,从而有针对性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本学期要求教师听课,40 岁(含40 岁教师)以上的一线教师听课次数不低于12 次,40岁以下的一线教师听课次数不低于16 次,教师书写听课记录要求注清时间、所听教师姓名、所听学科、授课内容及相关评议。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本项考核以零分计算。
(5)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教师撰写4 篇教学反思,每月一篇,每篇不低于600字。要求教师一律用A4 打印,每个月25 号之前上交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收齐,统一交与101S 室,逾期视之迟交。
(6)认真组织考试和质量监控。通过建立月考制度,加强质量监控,力求公正、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级部要认真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
(7)教学进度:教师撰写教学进度要详细,同组教师的教学进度要相互商量,教学进度要一样,并写在第一篇教学设计上面。
(8)教学总结:教研组总结、教学总结、班主任总结。
3.学法教法研究:我们安排在集体备课中完成。
1.组内听评课2.集体备课3.板书设计4.教学设计5.三笔字6.教学反思7.习题设计
名师引领、学带推助理、骨干带动
我们要依靠学生,学生要依赖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取决于自己,然后取决于我们的教研环境,最后取决于学生。
重点工作:
[if !supportLists](1)[endif]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突出难点,突出重点
[if !supportLists](2)[endif]加强组内听课评课,与组长说课、约课常态化
[if !supportLists](3)[endif]抓好三个设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习题设计
[if !supportLists](4)[endif]注重三年一体化研究、学法、教法研究、中考研究
[if !supportLists](5)[endif]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if !supportLists](6)[endif]分享教学心得,反思常态化。
备课流程:
[if !supportLists](1)[endif]解读课标:建议结合小学的课标的认知情况。
[if !supportLists](2)[endif]解读教材:要深挖教材意图(多个版本)
[if !supportLists](3)[endif]单元备课:统领课、标志课、多讲作业中的习题
[if !supportLists](4)[endif]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策略
[if !supportLists](5)[endif]教学设计展示:目标设计,问题精讲、情景设计、习题设计
(6)中考链接:全国(内蒙古),重头是2013—2019高频考点(7)周考分析:错题原因,补救措施
(8)组内听评课:评课
(9.)分享自己:教学心得
(10).组长安排,下一周的具体安排
最后,感谢郑校长,肖主任对初中部教学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帮扶,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向初三年级全体教师默默付出表示感谢.最后预祝我们2020小中考、大中考有新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