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想法

有风险慎入

2024-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士有存下之心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哲学家或献身科学或葬送健康的精神,这是一门有魔力的学问,带刺的玫瑰。

哲学听起来就是高大上的东西,与人聊天拽几句哲学术语顿显身姿,哲学家也是满嘴黑话,满嘴的梗,接梗的人若是上了道,可是危险重重,哲学标榜自己为科学之母,也不知道是不是哲学家自抬身价,我承认哲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正因为其高深,忠告一些观望者,慎入。

哲学的目的用中国话说就是要究天人之际,弄明白世界的本质,这个志向不可说不宏伟,哲学发展到今天,其著作汗牛充栋,其贡献也有目共睹,已经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离她的初衷可以说还是相去甚远,我们人类要完全弄明白世界和人的本质任重道远,这种追求自然值得敬仰。

因其高深,哲学家们至今也没能定义什么是真正的哲学,至今也未能达成统一的见解,哲学更像是一部哲学家研究哲学的历史,她还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如果你试图从中找到确切的答案去解释自己的困惑,那么很可能你会失望。这如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如果你不小心进入了这个迷宫,不好意思出口在入口处,如果深陷其中很可能产生悲剧。有志于哲学事业的,祝你顺利,不该容我来评价。

对我们普通人,从事哲学基本不可能,那属于天才的研究工作。如若喜欢读哲学书,进行哲学思辨,那么做好长久战的准备,因为一旦开始追问“为什么”,这很难停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迷惑越来越多,答案越来越少,甚至开始怀疑一切,走向焦虑,这应该是违背求知的初衷的,但也是真正求知者不可避免的道路,坚持也许你会发现柳暗花明,也可能越陷越深,这就是风险,因人而异。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失了理智,那些自我了结生命的哲学家已经用生命献祭这门学问,我们自当珍惜成果。读哲学可以学到很多思辨方法,获得一些方法论,这些都是可观的收益,如果陷入思维窘境,我建议是沟通,甚至争辩,以免陷入自我纠结。其次,哲学只是书,读书无非是指导生活、消遣娱乐,若是书中不能解答的还是要回到生活,读书的目的是生活,实践才是生活的真谛。哲学中会用大量论证告诉你“我是谁”,其实你只需要绕小区跑两圈就知道自己是谁。

我有个不敬的疑问,哲学要搞懂世界的本质、人的本质。如果真被你们搞懂了,以后怎么办。当然这是个无效的问题,因为目前看还搞不懂。在一个不存在疑问,不存在未知的世界,那不就是电脑程序中吗?那样的世界是不是太无趣,我觉得存在疑惑,存在不能到达的彼岸才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本质。如果被你们搞没了,那真是可惜,幸运的是彼岸还在,可以一直仰望,疑惑还在可以不停探索。当然我可以理解为“弄懂世界的本质”是哲学家的彼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