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师傅,成长有方向
张文质老师说,年轻人的成长需要“身边有师傅,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作为一个一路独自跌跌撞撞、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老教师,我特别羡慕现在的年轻教师,一踏入工作岗位,就能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校也会给他们配备师傅,组织青蓝结对,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岗位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适应工作岗位,快速成长起来。所以,当我可以为年轻老师的成长做点什么的时候,我就特别愿意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些助力,推动他们的成长,学校扎实的青蓝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下午,学校召开了本学期青蓝工程工作总结会,会上,年轻老师们纷纷介绍了自己一个学期以来的成长,表达了对师傅们的感激之情,师傅们不仅肯定了徒弟们的成长,也纷纷表示从徒弟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有一个年轻老师谈到,作为一个新教师,有的时候会感觉到迷茫,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感觉到不知所措,但是身边有师傅,就有了力量,有了底气,有了安全感,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师傅为自己指点迷津,心里特别踏实。
听着大家的发言,我非常感慨,不禁想起了自己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情形。
那是三十一年前,我怀揣着一股对教育工作的热情踏入工作岗位,想象着自己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学生好学上进,求知若渴,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关系亲近。然而现实给了我一记耳光,走上讲台上的第一节课,我就败下阵来——尽管已经提前几天精心备好了课,但是面对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原本四十五分钟的课,我二十分钟就讲完了,剩下的二十多分钟,我不知所措,学生们虽然没有吵闹,但是他们看着我的眼神,互相交头接耳的情形,让我心里有点儿慌乱,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我才意识到,教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天过后,我找到了我原来的一个老师,主动要求听他的课,也邀请他来听我的课,对我的课进行指导。那个时候,学校没有青蓝工程,身边的老师也不在意自己的专业水平,每个人都是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凭着各自的所谓能力去教育学生,完全没有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意识,甚至还有很多老师敝帚自珍,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他人,生怕“教会徒弟,打死师傅”,所以,我只能找到我的老师,自己主动与他结对子,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工作环境如此,又只有我的老师一个人能为我提供帮助,我感觉我的成长之路被绊住了脚,我想要自己突围,于是,我开始向外寻求帮助,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的小镇上,从主管部门到老师,都没有教研的意识,从来没有组织任何的交流活动,我只能向书本求助,到县城的书店寻找教育教学类的书籍,但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书店这样的书籍非常少,我只能买一本读一本,遗憾的是读得还是太少了,教学上还是得靠自己学、思,独自摸索,蹒跚前行。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特别感慨,那时候如果我也能如今天的年轻老师这般幸运,身边能有一个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从研读教材、教学设计到课堂调控、组织实施,从作业批改到班级管理,从教学艺术到生命成长,也许我这一路就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今天的我还可以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