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读书笔记

雪漠《真心》读书笔记上册|第一章明心性品:发现自家的宝藏(3)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陶语
网络图片

11、行为是心灵的明镜

心正成佛道,心邪成魔军。

心为诸种子,六道由心生。

当智慧没有开启的时候,我们以历代圣贤的言行为标准,约束自己欲望化的行为,借助最初的这种约束来一天天远离和净化欲望对心灵的污染,一天天加强我们对心灵的控制力,直到我们的智慧开启,真心展露出它最纯净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整个内心世界。让我们看清世界,明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变化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我们无法让任何一种状态恒常化,这状态包括建立在外物上的许多情绪,也包括寄托了我们各种情绪的外物本身。

只有真正体会到万事万物的虚幻本质,我们才能脱离欲望的控制和误导,真正长大。

对于一个仍然被欲望控制的人来说,当务之急应该是用正确的观念来熏染自己的心灵,用合适的方法来锻练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把“摆脱概念束缚”变成借口,将正见抛到一边,纵容自己的懒惰与贪欲,甚至把放纵当成随缘。

修炼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修炼的根本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心。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你就能知道他心灵的真实状态。

心正了的时候,就成为佛道,行为上自然利众向善,直心是道场。当心开始邪恶,被欲望控制时,人就是魔军了,行为上也会偏向于损人利己。

心是轮回的种子,六道就是这个心造的。

觉悟非由事,借事而修心。解脱也由心,心迷难解脱。

觉悟是心的一种状态,与外在的一切都没有必然的关联。

心一旦真正觉醒,你的世界便没有了厄运,也没有了折磨人的东西,只有检验你的心是否足够清明的试纸,只有你借以调心的道具。

12、超凡入圣是心的征途

凡夫名心性,圣贤称圣性,

诸佛称法身,皆是本元心。

凡夫的真心叫做心性,圣贤的真心叫做圣性。

凡夫之为凡夫,是因为他仍未解除内心的各种疑惑,仍然是外部世界与生死的奴隶。

没有清醒的自知,不知道万物的真相,不能控制自己心灵的人,被称之为凡夫。

圣贤之为圣贤,因为他们看透了世界的真相,不再为整个世界所束缚,甚至不再被生死束缚,他们是自心的主人,他们是智者。

古往今来许多圣贤,大多经过精进的依法修行,经历了无数次灵魂的挣扎,才一步一步战胜凡人的各种妄想与习气,超凡入圣,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超凡入圣,是心的征途,是凡夫将修行融入生活的历练当中,一步一步擦净心上的污垢灰尘,让心灵绽放出水晶般纯净光芒的过程。

13、我们都在寻找永恒

本然无来去,无始亦无终。

众生无量劫,须臾未曾离。

不变亦不坏,湛然常寂空。

不从缘而灭,不从因而生。

无常是世界的真相,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

有没有一个不会改变的东西?有,那就是本元心,它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故称“金刚心”。

本元心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即使我们没有发现它,不明白它,它也仍然在那里。

你看不见它,但它确实存在。它没有开始,也无所谓终结。

它不会被妄想的灰尘污染,也无所谓干不干净。

它不会增加,也无所谓减少。

它是深藏于你内心深处的灵性,是你超越生活,甚至超越生死,实现解脱的基点。

当你认知了它,也就自然接受了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这个事实,而不再把无常视为一个坏消息。

所有看似真实的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但又并非不存在。

我们自以为“现实”的这个世界跟“梦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里的人事物跟梦里的人事物一样,也是由许多因素结合而成的,并终究因为这许多因素中某个因素的缺席而解体。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就像一个又一个梦一样,又像哗哗流动的水。那变化,从来没有停止过。

唯一不变的,是你的本元心,是你内心世界里那个知道你冷了、老了、生起烦恼了的“旁观者”。

它不因外境的改变而坏灭,自然谈不上因为新的影响因素的加入而重生。

它是明镜般清醒的存在。

它不会改变,更不会损毁。

它像是明朗的天空、寂静的大海。只有它,才能真正与你常在。

它不随因缘而生,不随因缘而灭。

不管有没有因,那湛然空寂都存在;也不管有没有缘,这个湛然空寂也不会消失。

佛菩萨修时,它不会增加。凡夫不修时,它也不会减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