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仁、义、礼”描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也就是后人常说的《道德经》或《老子五千言》,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高明先生采用历史文献学对其研究,发现当今社会流传的各种版本,经后人篡改后已经失真,后潜心编写一本书《帛书老子校注》,此书一出成为世人研究老子思想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老子的《道德经》(本为《德道经》,后人篡改为《道德经》)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本书?它真是一本哲学著作吗?
依据湖南长沙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等文物,可以知道帛书《老子》原为《德道经》,因为出土的文物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德道经》很有可能经秦汉篡改之后变成《道德经》,其内容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道家思想,而是掺杂了儒家思想,将《德道经》顺序颠倒,章节打乱,修订之后的《道德经》已然变成了“天书”。人们读到《道德经》第一章的时候,往往会困惑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知道老子说的什么意思,从《德道经》第一章,也就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德经》开篇)来看,人们就会很容易理解老子要表达的思想,不再是一本“天书”,本文以《德道经》第一章为例,结合历史事件,分析下帛书《老子》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德道经》第一章(《道德经》今本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白话文翻译为:“上德”没有“德”的内容,是真正有德(道);“下德”有德的内容,按照人为制定的“德”的内容,不去失“德”,其实是没有“德”。“上德”无为无思,以“无”而为。“上仁”以“有”而“无为”。“上义”以“有”而“有为”。“上礼”以“礼法”而“有为”,众人不愿意响应,就挥舞着臂膀强制推行。因此失“道”之后才有“德”,失“德”之后才有“仁”,失“仁”之后有“义”,失“义”之后有“礼”。“礼”这个东西,是诚信不足的产物,是乱世的开始。过去的“智识”,只是“道”表面的光华,而且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要吸取“智识”的深厚而不吸取浅薄,吸取“智识”的真实而不吸取表面的光华。因此要摒弃“浅薄光华”而吸取“深厚真实”。
通过以上翻译,可以知道老子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描述为五种状态,分别是“道”、“德”、“仁”、“义”、“礼”,最美好的社会是“道”的社会,失“道”之后是“德”的社会,失“德”之后是“仁”的社会,失“仁”之后是“义”的社会,失“义”之后是“礼”的社会,当社会处于“礼法”的时候,诚信已经不足,就是乱世的开始。大丈夫要顺应天时,吸取前人深厚真实的知识,并且摒弃浅薄虚假的知识,才能与时俱进。
老子这番话是《德道经》的开篇,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强调与时俱进,大丈夫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类似真理一样的总结,至今仍在人类社会中发生着,下面以先秦历史作为例子,论证下老子说的社会规律。
上古书籍《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白话文翻译是:在大道的运行下,天下都是公有的,选举贤人治理天下,人人讲诚信,人人很友好。所以人们不唯独亲近他们的亲属,不唯独抚养自己的子女,让所有人都能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之类的人和身体上残疾的人都有所养,男性有分工,女性有归属。憎恨商品将其扔弃在地上,不必藏起来占为私有;憎恨劳动中不肯尽力的人,不必为自己而劳动。因此阴谋诡计不会兴起,偷盗、抢劫、杀人等行为不会产生,所以出门不用关闭大门,这就是大同社会。
《礼记》是一本上古书籍,经孔子修订删改后被后世儒家奉为经典,其实《礼记》并非孔子所作,其内容更合乎道家思想,《礼记》中多次出现“道”这个名词,比如这篇《礼记.礼运》,开篇就说“大道之行也”,这种“大道”更符合道家思想,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更是“大道社会”。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皆说上古时期有个“大同社会”,要回到“大同社会”。儒家也认为有“大同社会”,只是认为“大同社会”不存在了。这种“大同社会”很有可能是上古黄帝时期的“大道社会”。
道家思想源于上古黄帝思想,经老子传承发扬光大,形成黄老思想。黄帝时期,黄帝无为而治,率领炎黄子孙发展农业、手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建立了一个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这就是《礼记》描述的“大同社会”,在“大道”运行下,人人安居乐业,互帮互助,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风气淳朴,人人幸福美满。黄帝是天下的共主,引导人们开展日常生活,并不干预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只知道有黄帝的存在,却并不知道黄帝在做什么,这就是“无为而治”,人们的生活自然而然,就像在“大道”运行下正常运转。这种社会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社会,也是“大同社会”。
黄帝之后,由于人们生活的范围开始扩大,社会的发展开始发生变化,东西方发生冲突,大道运行受到干扰,人们开始选举出有贤德的人作为共主,比如选举出有贤德的尧作为共主,尧之后便是舜,舜之后是禹,在尧舜禹期间,社会便进入了失道的社会,产生了以贤德的人为共主的社会,此时便是老子所说的“德”的社会。
尧舜禹之后,禹的儿子破坏了选举制,建立了世袭血缘制,天下共主从此失“德”,夏朝时期的社会就进入“仁”的社会,什么是“仁”,就是以血缘关系作为“仁”的标准,形成了一个人伦社会,这种人伦社会就像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便是老子所说的“仁”的社会。
“仁”的社会历经夏朝和商朝,到周朝得以强化,并且发展到极限,建立礼乐制度强化“仁”的社会,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便进入了失“仁”的社会,失“仁”之后就产生了“义”,春秋时期的历史,就是“义”的社会,春秋时期讲“义”的故事,比如宋襄公“仁义”的故事,历史多有记载,这便是老子所说的“义”的社会。
到了战国时期,连“义”也失去了,便进入了“礼”的社会,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礼”是诚信不足的产物,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战争中阴谋阳谋横生,不讲“道德”,不讲“仁义”,“礼”的社会战火纷飞,弱肉强食,战国七雄争霸的历史就是具体体现,此时社会已经进入乱世,所谓的礼法和法律根本不起作用,所以孔子一直提倡“克己复礼”,希望用“仁义、礼法和法律”来拯救乱世,可惜孔子只是抓到了皮毛,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实质,失“礼的社会,已经病入膏肓,仅仅靠那些皮毛是不够的。
到了秦始皇时期,依礼法治国,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礼法”,然而秦始皇只注重礼法,也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实质,结果秦朝二世而亡,天下大乱,中国社会进入更加混乱的楚汉争雄时期,直到汉高祖刘邦采用黄老思想,天下才进入“得道”的社会,之后文帝、景帝继续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天下,汉朝达到盛世,此时又回到了“道”的社会。
老子所说历史的发展规律,在之后历史中多有体现,大道之下,天下便是盛世,比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太康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宗盛治”、“洪武之治”等,可以看到这些盛世,道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凡是失“道”的社会,要么走向衰败,要么战火纷飞。
老子描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像一个圆,道、德、仁、义、礼依次递减,然后进入天下大乱的社会,大乱之后大治便会产生,然后社会便又回到了“道”的社会,如此循环,就像时钟走动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综上所述,老子用《德道经》阐述了类似真理一样的结论,强调与时俱进,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道、德、仁、义、礼”是人类社会的五种状态,这五种状态此失彼长,循环不止。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产生盛世,其它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产生衰世和乱世,盛衰更替,周而复始。《德道经》不仅仅是一本思想的经书,更是一本总结人类历史发展的书籍,如何打破这种历史规律,让人类进入“得道而不失”的美好社会,如何进入黄帝时期的“大同社会”,才是人类最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