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委🌹备文追梦路上【振委会征稿】

母亲与“三毒”

2025-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3期“母亲”专题活动。

今天要说的母亲,就是我已经过世的妈妈。“三毒”指的是抽烟、喝酒、打麻将。

母亲在世时,严格地说,应该是成年时的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抽烟、喝酒、打麻将‘三毒俱全‘的女人。”当然这是玩笑话。

实际上,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一定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环境造就人,环境也改变人。母亲的老家在东北农村,东北有八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旱烟袋,大缸小缸腌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吉祥喜庆黏豆包,翻穿皮袄毛朝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狗皮帽子头上戴。

其中就有“姑娘叼着旱烟袋”这一条,我相信其他地方的女人不会有这样的习俗,为什么东北姑娘会有这样的习惯呢?还是和环境及性格有关系。一说起东北人,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说“东北人豪爽”,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东北女人。有时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经常用“大大咧咧的”,东北女人就是这样大气、豪气,男人抽烟,女人也能抽,彰显着女人崇尚的阳刚之气。

我记得特别清楚,姥爷用的旱烟袋杆是中长的那种,手臂伸长刚好够到烟袋锅,点火、压实非常方便。姥姥用的烟袋杆又细又长,点火时总要把烟袋从嘴里拿出来,再用手够到烟袋锅,不过这样一来确实好区分,姥姥的那个又细又长,烟袋锅也是小巧的,呈淡黄色,烟袋嘴是浅绿色,一看就是女人用的比较精巧的样式。

母亲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早早就学着大人一起吸烟,母亲四姐妹个个都抽烟,别人家的女人也是一样,不抽烟的女人倒成了另类。

母亲18岁嫁给父亲,到了婆家照样吸烟,别人都没有表示出不满的意思,但比母亲年龄还小两岁的姑姑却大做文章,一看见母亲拿起烟袋,她就指手划脚地嚷起来:“臭糜子(闯关东来的人对本地人的贬称)又吸烟了,快来看啊!”因此她经常遭到哥哥和父亲的训斥,而且把她赶开。其实她倒没有什么恶意,就是觉得新鲜、好玩。因为父亲是河北人,他们那里的女人可没有吸烟的嗜好。

女人吸烟,还是源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东北不仅有广袤的平原,也有高山、森林、河流,野兽出没,蟒蛇横行,人们上山往往带着火和烟袋,就是要用烟袋里的那种气味来驱赶蛇虫,起到防身的作用。

久而久之,家家都备有烟笸箩,除了自家人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来招待客人。而年轻的姑娘、媳妇吸烟也是孝敬老人的一种手段。一般是先把老人的烟袋锅装满,然后点上火,并且先抽抽试试,看看烟杆通气好不好,然后把烟袋嘴擦干净才递给老人家,而不是自己吸起来没完没了。

旱烟袋也是非常有讲究的,烟袋锅是铜的,烟袋嘴是玉的,烟袋杆儿也要用上好的材料。讲究的人家,特别是满族的姑娘出嫁时,一杆上好的旱烟袋是必不可少的嫁妆。

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进城之后,母亲也照抽不误,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母亲已改抽卷烟。姥姥姥爷至死都在沿用老习惯,旱烟袋不离手。

再后来母亲得了气管炎,医生建议戒烟,母亲戒了好几次,戒了好几年都没有成功。机缘巧合,母亲有两位朋友拉着她一起学佛,因为宗教和信仰,母亲这次戒烟成功,而且以后再没有吸过烟,也想不起吸烟了。

再说喝酒,我姥姥家是地主出身,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吃饭的时候,姥爷喜欢用筷子蘸酒给女儿们品尝,结果把她们都培养成了酒仙。我母亲能喝酒,但不馋酒,有酒就喝,没有就不喝。记得我拿着白酒瓶子到店里去打酒,都是因为姥爷到我家来了,打酒是为了招待姥爷,从来没有专门打酒为父母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时才把白酒、啤酒、红酒摆上桌,平时的日子里基本上不喝酒。我母亲说她“喝酒”是三毒之一,证明她能喝,而且从来没有醉过,和戒烟一样,戒烟的同时也把酒戒了。

说到打麻将,母亲打了一辈子的麻将,而且瘾还特别大。在农村老家她们玩的是纸牌,进城之后,跟着婆家的小姑、小叔和妯娌们学会了打麻将。年岁大了照打不误,一到休息日,母亲就开始张罗,我弟弟妹妹们陪老人家玩儿,全家打的最好的就是母亲,直到去世的半年前还可以打。她头脑灵活反应快,很少有出错牌的时候。弟媳给婆婆取个外号,叫“老妖精”,没有贬义,就是表扬老太太太精明了。这就是我那自称“三毒”的母亲,当然只有中年才具备三毒,中年之后只剩下打麻将一毒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