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简友广场心理

尽量少给别人提建议

2024-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 尽量少给别人提建议的背后,其实有这样一个最重要的逻辑:

每个人做事的目的不同,我所谓的好建议,在不同的需求和背景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对别人来说就是个坏主意!

01

我以前有这样一个口头禅:“我性子直,有什么话就会直说的,请别介意。”

然后,就毫无顾忌地当着别人的面指指点点起来...

但“性子直”与“指点、建议”完全是两码事,后者更容易让人感到难堪。

而且,有些人对”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有很大的排斥感,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但内心早就把你骂了一万遍。

所以,我现在学乖了:

性子直也要气和,得理也要饶人,就事论事,反馈客观事实就可以了。

02

后来,我还意识到:

我在工作中对别人提所谓的好建议:“你应该要这样做、那样不好”,很有可能就转变成了对人的一种“控制”?

而人都向往自由,讨厌被束缚。

即使最亲密的夫妻、恋人关系,如果有一方总是想占据主动、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

时间一长,伴侣之间也会产生摩擦、矛盾,甚至转化成冲突。

那么我就在想,既然过度的建议会让亲密关系都产生问题,那就更不要说普通的工作关系了。

所以,我现在也学乖了:

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更要保持同理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这才是维持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

03

基于以上的经历,我现在“悟到”了与人沟通的第一要义:

沟通,要闭上嘴,先听别人说!

第一,在别人说的过程中,做到不打断、不劝告、不解释、不评估。

第二,注意对方的情绪,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刻意回避问题。

第三,等别人说完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对方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第四,得到对方的反馈,确保自己确实听懂了别人真实的想法。

这些要求的核心原则是:

能接纳对方的情绪,能理解到对方的苦衷,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去提所谓的建议和意见。

04

最后,总结一下:

尽量少给别人提建议的背后,其实有这样一个最重要的逻辑:

每个人做事的目的不同,我所谓的“好建议”,在不同的需求和背景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对别人来说就是个“坏主意”!

就像有人要请教我减重的经验,我除了只简单回答”少吃多动”外,我更想提醒他们,在付诸行动之前,自己一定要先搞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健康需求,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以及想达成什么样的身体状况,那么很有可能就会事倍功半。

而我恰恰认真地想过这事!我希望通过健身让自己成为一个“轻快“的人--“轻快”的标准是身体健康、体重适当、情绪平和。

正是在这种目的的驱使下,我才能保持我的“每天健身自律”。

而他们只是单纯地羡慕我精气神方面的改变,然后贸贸然地听从了我所谓的“好建议”,其过程一定非常痛苦,但凡多一点厌倦情绪,很有可能就坚持不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