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孩子并非不怕失败,而是压根不知道什么才算成功。”
今天有人问我,感觉你很累的样子啊。
我说,因为一想到家里的事儿就感觉特别疲倦,特别难以沟通,甚至压根说不上话,不仅听不进去还可能被各种否定和批判,批评。
作为家人,总归是多少会有所期待的,也确实有一些事儿就是需要齐心协力才行,而难以沟通,拒绝理解,否定所有,挑三拣四,不仅自己不舒服,别人也休得安宁。
我几乎可以预见,也不难想象,多半我是要在未来的某个日子感到后悔,感到愧疚,感到自责。和家人的关系一直处不好。从一开始,我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慢慢的,我反而留心起了家人的点点滴滴,自然也是有问题的;然后,我不想再细究了,我也不想知道到底谁才是问题的根源。我是隐隐觉得好像提出问题的我也并没有那么干净。如今,我好像又有了新的感悟,我是说,一直以来,我总在试图理解更多人,却装作自己并不需要被理解的样子。
说到底,还是渴望了。否则,我又何必去理解他人呢?换句话说,我真正所谓的理解,听得进话,也愿意接受别人的道理,难道不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换取一次被认真聆听的机会吗?
很多时候,有人听我讲话觉得很费劲,听得很费劲,老是叫我举个例子。是啊,为什么不能举个例子呢?当我们并不怎么理解的时候,不妨说说看,说说具体的事件,如此,彼此的差距多半就小了很多吧。对事情的理解和对感受的共鸣,以及对思想的认识,归根结底还是“事情”让大家比较熟悉吧。
也是今天,我好像突然间意识到:也许并不是我爸的原因,更不是因为什么家庭,又或是穷人什么的,他们所珍视的,他们所追求的,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是说,他们表达的和我理解的;我是说,追求什么的总归是好的;我是说,所作所为不被理解或不能理解。这些本就是正常的啊——世界并没有失控,我不必去控制什么的——我之所以会归因于他们,难道不是说其实我想控制却不能控制,我想做到却并未做到,我还在想……却已停下。
我试图用理性、客观、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去审视,我试图用家人、子女、社会常识,以及我极其有限的认知去揣度,我还试图用感情、本能、经验、情绪和细节去拼凑成完整的人,我的家人。说到底,不知天高地厚的是我吧?
我不自觉代入,代入那个并没有灵魂的我,我用残缺的想法试图拼凑出完整的甚至完美的,最起码在我看来是幸福的家。其实,不是的。就像放下和放不下都是执念,只是很多人都“习惯了”放不下才算执念。
我既没有真的理解谁,我也并没有多么清醒认识自己。
就像我们总是高估自己所能做到的,别人听着我们说时多半也会觉得在吹牛,在自夸,在自恋什么的;然后我们还习惯性高估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路,像我爸觉得自己要是读了书都能把天掀翻,我自然知道这也不会是真的;我们还习惯用自己的经验,总结,归纳,分析,情感和情绪,直觉或本能去辅助我们作出判断,但我知道多半也是不准确的,无它,总有些东西是人控制不了的。我是说,一旦具体到某人,它就势必因为凑得太近或离得太远而“失焦”。说到底,我们并不是别的任何人,我们只是自己。
说个好笑的。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从小开始吧,我一直觉得家里是因为穷才吵吵闹闹的。后来我也尝试着努力改善生活,添家具,给点钱,又或试图去明白钱的力量。但你知道吗?一种“仇富心理”,得不到又想要,想要却又做不到,继而嫉妒,羡慕,抓狂,于是只好告诉自己,瞧不上。倒像是自己多高尚,又像是自己精神多丰盈,甚至完全不需要。可你看啊,生活一地鸡毛,没有就是没有,既没有更好,也并没有想着去改变什么。后来我说,救急不救穷;后来我还说,别试图去救一个穷人;然后我又说,无药可救的人原来是我自己啊。
我是说,我总那么敏感,我总那么脆弱,我总是无法克制和总难以平衡,但其实,不仅伤害自己,也在伤害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我是说,我想干嘛呢?分享爱,分享美好是爱的表现,但如果爱只限你我,这大概也不是真的爱。这里的主次如此明确,这里的爱如此具象,这里的迫切和道德的需求远超于爱本身,我并不能说这是伟大的,无私的,我甚至都不能说叫你去理解我的爱。
以前我十分认同说,友情是什么?友情就是不管对错啊,因为你是我朋友,有事我就站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承担;如果讲对错的话,有“法官”呢;如果讲对错有用的话,友情大概也是缩水的,或是有水分的。
很久以前,我一直以为是我认识不清自己的缘故,所以才烦恼。实际上,认识自己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啊,我们不过是将越来越多的我们认为重要的,值得的,肯定的等等放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然后游刃有余,或自以为是这样。我老是容易忘记自己说过的,只要你能够把握住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但你知道吗?其实在家里很累的原因,可能压根不是上述的原因,而是渴望理解,渴望认同,渴望需要他人支持、鼓励、赞同或被需要的心情。是一种心情啊!
你知道吗?很多人之所以一直那样一无所有,一无所成,乃至于一无所长,很可能真的就是没有一种稳定的心情,正向的,阳光的,积极的。老是动不动就受影响,动不动就怀疑自己或者着急忙慌去否定他人,又或总在变化,捉摸不定,归根结底,心未定呢!就像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私以为不去作为就还可以侥幸心,却总也不明白,去做了才更清楚差距多少,在哪里,然后因缺有需反而简单得多。
我们总是容易想得复杂不是吗?
我把我爸想得不可理喻,我把我妈想得极度自私,我把自己想得高尚清醒,我踩着家人的不幸,然后心安理得的不作为。我还告诉自己,这不是懒惰,这不是不上进,这不是我不想,这不是我做不到,其实还是贪心和不甘心的。
写作这件事我写了十余年,还在写,我说我并不在乎结果,我说我并不十分享受过程,我说我已经忘了初心,我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不过是记录、梳理、反省、反思、训练和成长的需要。十余年间,该经历的也都经历过了,该遇到的,该想到的,该琢磨或胡思乱想,都有。我自觉比别人的精神要丰盈得多,感触颇多,感受颇深,不为人知罢了。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我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确定。
我是说,如果追求的是确定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是逻辑的,如果是秩序的,如果是理性的,不会是这样子。我是说,如果我从事的不是写作,而是其它,或我早早就认定了它,没有这样的说法,说不通。
就像我早早放弃赚钱的想法,并非不想,却也不会过于羡慕一种我未曾深入和了解,只道听途说,便觉得赚钱是轻易的,我不会如此武断。但,怎么说呢?偶尔会希望有这样一种天真。我是说,我得承认,我无法为了某种目的去活,毕竟我是活生生的人。你可以说这是超越自我,你也可以说这并不损耗生活,反而更加自由。就像那天我说的,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而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愚者往往想的是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通常来说,世界是由后者创造的。
所以,你知道了吗?那些恶,那些坏,是因为蠢啊。因为他们总在想着改变别人,改变环境,然后以为自己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所以总有不折手段的人,总有不近人情的人,也总有各种恶意和坏,但还是不够啊。我是说,损人利己也好,德不配位也罢,乃至于损人不利己,谁又能说是因为自己蠢呢?但不因为这些而受伤,不因为这些受影响,还不因为这些能够走得更远的人,我得承认他们是强者。
所以,最后你会发现“庖丁解牛”这个成语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智慧。它不是讲“唯手熟尔”或“熟能生巧”,而是说,你最好既能同时了解“刀”也试着去认识“牛”,我是说,既要认清自己,也要去认识世界。至于人性,人心,当然可以把握,只是,你越是熟稔于此,你就该提防重重了。
就像,其实这些年我也发觉了,身为农村的孩子我并不是怕失败,而是压根不知道什么才算成功。我忘了,我好像忘了我是我,我好像忘了生活,我还忘了很多很多,我忘了家人,我忘了语言,我满脑子充斥的都是人性,都是人性的幽暗,我知道很多很多的阴谋阳谋、规矩、道理,我却也忘了怎样让自己更舒服些,我忘了原来我是自由的,我还忘了曾经一无所有的我。
我是说,我感恩,我幸运,我知足,我并没有觉得不幸或一定要求幸福,只是,不知不觉中,我把自己的局限当成了世界的边界,我把别人的局限当成了深渊,我既忘了自己身处何处,也忘了自己要去往何处,我只顾着低头或仰望,而始终难以正视前方、难以注视脚下,还偏想着那些不着边际的种种。
其实,怎么说呢?当我沉溺于短视频,当我看着各种分析和所谓的规律、规则、道理,当我听着各种离奇故事,奇葩人生,我好像忘了我的时间,我的生活,我自己的思想,我好像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真实的模样,从而忽略了“框架思维”,我倒是忘了,所谓思想,所谓思维,竟然是可以被操纵的,我好像忘了我曾经如此深谙人性,不,我是说,我忘了正念,我忘了向善,我还忘了“上善若水”,我更是忘了我所要去往的地方,我是说啊,你看水多简单,水往低处流,从来不困囿于所流之方向究竟是直还是弯,而是说,我愿意前往,并最终汇聚江湖,汇聚江海。
我是说,多读书,多看自然风光,与人为善,我并不缺,我并不缺伤害,我并不缺损失,我也并不缺失去,我还不知道呢,我缺什么原来是因为我想成为什么,但实际,我成为什么已经成为过去或事实,接下来?不,我希望是如果成功可以定义,我希望是由我自己去定义,然后在其周围画上其它“把位”,你知道的,有且只有一次的成功。我是说,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
如果你相信因果轮回,如果你相信地狱天堂,如果你相信前世今生,我是说,如果你相信,你总是能看见,但我还是要说,我不仅要看见,我还要感受,我还要活着去感受,我还要自己去感受,而不是因为我是这样,然后才看见只能是这样。我知道的,世界不只是这样。
是的,世界不只是这样。如果说农村的孩子不怕失败,是因为处处是失败,倒不如说是,由你们定义的失败,我希望你们告知我成功,可偏偏,你们是一群不成功的人,所以,你们不会知道聪明和智慧的边界,你们也不会知道多少人羡慕的正是你们所拥有的,又有多少人企图将你们驱逐出你们的生活,然后侵占你们的生活,还希望你们懂得感恩。实际上,你们不知道是你们的幸运,你们知道也有你们的幸运,但不必都知道才选择,更多的不过是一边选择一边去完善,继而活出自己。
最后,愿大家都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