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2024-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白的果果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这是萧红最后的著作《呼兰河传》封面上的一句话。

我对作家萧红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学课本上的《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我看到封面上这句话时:一边是灵动美好的火烧云,一边是无奈凄凉的夜,反差有点……嗯,吸引人。《呼兰河传》从“火烧云”开始,写到“呼兰城”,从“祖父的花园”写到“我家的院子”,再从“团圆媳妇”“有二伯”写到“磨官”冯歪嘴子,家乡的人、事、景在作者的回忆中慢慢呈现。跟黑龙江寒冷的气候一样,小说字里行间也透露着丝丝凉意,寒冬将大地冻裂了口子,作者的文字也在撕裂着读者的心。

这部小说,我读得断断续续,因为一定要心情很好的时候才能读,不然难以抵挡这扑面而来的寒凉。作者在文中写她家的院子是荒凉的,院子里的租客有“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他们住在“门歪斜得关不上”“拔了隼”的草房里,他们害怕房子倒了砸着自己,又拒绝房东将房子推倒重建,只住在这不要房租的“要倒不倒”的房子里,在不干活的夜晚拉胡琴、打梆子、叹五更。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看到这里,只是觉得这些租客贫穷,但又好像有某种说不出的原因导致了他们的贫穷。作者是这么说的:他们的胡琴、梆子也并不是繁华的,不是一往直前的,并不是他们看见了光明,或是希望着光明,这些都不是的。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凉。

丫的,写得真好!有描写、有具体的画面,有情感的铺成,还有抽象出的意义。很多人都是“院子里的租客”,生的坚强、死的挣扎。

前几天看武志红的公众号,有篇文章《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内心敏感的人》,文章说,敏感的人能感知到更多,对世界也更深刻;高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一种天赋……我想,作家萧红估计就是这样高敏感的人,能在看似平常的回忆里感知落后、愚昧和麻木,能从混合着鼓声的词调里感受冷森森的悲凉,能看着满天星光写出“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的句子。

小说尾声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也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是呀,晚饭过后的火烧云依旧斑斓,但晚霞下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好了,不写了,写着写着情绪低落了,要找点快乐消解一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