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py笔记_7】array对象的转置
讲完了数组对象的基本知识,我们今天看看如何变化一个数组的结构,也就是转置操作。
转置,就是在数组维度不变的情况下,使数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转置可能是体、行、列的数目发生变化,也可能是元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但一个数组的转置,其维度永远不变。
转置有点类似玩魔方。设想一下你也可以将魔方各种颠倒、行变列、列变行,也可以扭转魔方把小块打散。但魔方永远是一个立方体(用锤子不算)。
转置包括以下操作方法:
- np.transpose()方法:将数组的shape进行对调,有参数。
- object.T方法(没有括号):将行列对调。
- np.swapaxes()方法:调换shape的任意两个值,有参数。
- np.rollaxis()方法:将指定的shape值滚到指定的位置,有参数。
np.transpose()方法:
将一个数组的维度,按指定要求对调。共有两个参数:
- a:指定的数组;
- axes:指定的维度顺序,接收一个元组,该元组像索引一样,对应着数组shape(c,b,a)的参数。
像这样:
transpose()参数.png
import numpy as np
arr = np.arange(24).reshape((2,3,4)) # 2块 3行 4列
print('原arr数组:\n',arr)
arr1 = np.transpose(arr, axes=(1,2,0)) # 3块 4行 2列
print('转置后的arr1数组:\n',arr1)
# 运行结果:
原arr数组:
[[[ 0 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转置后的arr1数组:
[[[ 0 12]
[ 1 13]
[ 2 14]
[ 3 15]]
[[ 4 16]
[ 5 17]
[ 6 18]
[ 7 19]]
[[ 8 20]
[ 9 21]
[10 22]
[11 23]]]
发现了吗?
既然理解了axes=(0,1,2)和shape参数(叫“轴”)呈索引对应关系,也就懂了元素是如何被调换的。是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index坐标系(如上例中的元素“0”是[0, 0, 0],元素“14”是[1, 0, 2]),逐一对每个元素坐标执行axes的调换规则就是了。
最后说一句,transpose()方法不写axes参数,代表直接行列对倒(“轴”对倒),如(2,4)到(4,2),(2,5,3)到(3,5,2)等等。
object.T方法(没有括号):
这个操作和transpose()方法不带参时别无二致,不多讲了。
swapaxes()方法:
该方法用于交换数组的任意两个轴。共有三个参数:
- a:指定的数组;
- axis1:要对调的一个轴;
- axis2:要对调的另一个轴。
import numpy as np
arr = np.arange(24).reshape((2,3,4)) # 2块 3行 4列
print('原arr数组:\n',arr)
print('原arr数组的shape:',arr.shape)
arr1 = np.swapaxes(arr, axis1=1, axis2=2) # arr的1轴(行)和2轴(列)对调。也可写成(arr,2,1)是一个意思
print('对调任意两个轴后的arr1数组:\n',arr1)
print('arr1的shape:',arr1.shape)
# 运行结果:
原arr数组:
[[[ 0 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原arr数组的shape: (2, 3, 4)
对调任意两个轴后的arr1数组:
[[[ 0 4 8]
[ 1 5 9]
[ 2 6 10]
[ 3 7 11]]
[[12 16 20]
[13 17 21]
[14 18 22]
[15 19 23]]]
arr1的shape: (2, 4, 3)
rollaxis()方法:
将指定的shape值滚到指定的位置。注意rolaxis是滚,不是调。
rollaxis向后滚动.png
参数也有三个:
- a:指定的数组;
- axis:指定要滚动的轴;
- start:滚到第几位。不写默认start=0,即让轴移动到第一位。
import numpy as np
arr = np.arange(120).reshape((3,5,2,4)) # 2块 3行 4列
arr1 = np.rollaxis(arr, axis=0, start=4) # shape()的0轴滚到第4个
arr2 = np.rollaxis(arr, axis=2, start=1) # shape()的2轴滚到第2个
arr3 = np.rollaxis(arr, axis=3, start=4) # shape()的3轴滚到第4个
arr4 = np.rollaxis(arr, axis=3, start=2) # shape()的3轴滚到第3个
arr5 = np.rollaxis(arr, axis=0, start=0) # shape()的0轴滚到第1个
print('原arr数组的shape:',arr.shape)
print('arr1的shape:',arr1.shape)
print('arr2的shape:',arr2.shape)
print('arr3的shape:',arr3.shape)
print('arr4的shape:',arr4.shape)
print('arr5的shape:',arr5.shape)
# 运行结果:
原arr数组的shape: (3, 5, 2, 4)
arr1的shape: (5, 2, 4, 3)
arr2的shape: (3, 2, 5, 4)
arr3的shape: (3, 5, 2, 4)
arr4的shape: (3, 5, 4, 2)
arr5的shape: (3, 5, 2, 4)
以上是数组转置的所有内容。其实四个方法有很多共通之处,底层都是调动轴索引到指定位置。
我们拿一个小案例,用四种方法实现对一个二维数组的T转置(行列互倒)。
import numpy as np
arr = np.arange(12).reshape(3, 4)
arr1 = np.transpose(a=arr, axes=(1,0)) # 将0轴和1轴重新排序
arr2 = np.swapaxes(a=arr, axis1=0, axis2=1) # 将0轴和一轴对调
arr3 = arr.T # T转置
arr4 = np.rollaxis(a=arr, axis=1, start=0) # 将1轴提到最前面
print('arr数组的shape:', arr.shape)
print('arr1数组的shape:', arr1.shape)
print('arr2数组的shape:', arr2.shape)
print('arr3数组的shape:', arr3.shape)
print('arr4数组的shape:', arr4.shape)
# 运行结果:
arr数组的shape: (3, 4)
arr1数组的shape: (4, 3)
arr2数组的shape: (4, 3)
arr3数组的shape: (4, 3)
arr4数组的shape: (4, 3)
“轴”,是操作array对象非常重要的概念。让我们再总结下何为“轴”:
轴,基于数组的shape而存在。
-
当shape有1个,即(a,):
此时a是0轴;代表array对象的最小元素 --- 列。 -
当shape为2个,即(b,a):
此时b是0轴,代表array对象的 --- 行;
此时a是1轴,代表array对象的最小元素 --- 列。 -
当shape为3个,即(c,b,a):
此时c是0轴,代表array对象的 --- 块;
此时b是1轴,代表array对象的 --- 行;
此时a是2轴,代表array对象的最小元素 --- 列。 -
当shape为4个,即(d,c,b,a):
此时d是0轴,代表array对象的 --- 大块(土话别介意 =。=);
此时c是1轴,代表array对象的 --- 小块;
此时b是2轴,代表array对象的 --- 行;
此时a是3轴,代表array对象的最小元素 --- 列。
有逻辑的地方在于,在shape(2,3,4)中,你可以把轴理解为shape元素的索引,通过索引定位到shape元素,并实现元素间的各种对倒和互换;
而在一个可视化的数组中,比如print(array)时,可以把轴理解为数组的颗粒度递增,就像上面的shape(d,c,b,a),0轴代表大块,1轴代表小块,2轴代表行,3轴代表列。而shape(a,),0轴代表列,因为列已经是最小的分割单位了。
更新一下numpy系列的学习进度:
后面会再讲一下numpy的数组拼接和分割,希望用一篇搞定。而后有关数组的常规操作就讲完了,到此你也对numpy的玩法有了相当全面的掌握。再往后就是各种数学函数的调用,用来实现特定的计算。没有太多烧脑的部分,甚至需要时再百度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