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家少女的重庆小记
自去年尝试独自旅行以后,好像发现了一片新天地,一个人行走可以调动所有感官去体验,去观察,去理解。倘若是治安还不错的城市,独自漫步真的自由而舒适。这次选择了西南山城——重庆。
重庆重庆,是谓,双重喜庆,这个美好寓意的名字从南宋起,沿用至今。许是前些年,听曾经的舍友述说山城的火锅、迷幻交通,心里一直有个念想,想去亲眼看一看,看一看这片古老的土地。
Day 1
中午抵达重庆江北,三号线去往预定酒店。在胖妹面馆来一碗重庆小面,浓郁的红油,劲道的面条,吸溜第一口,就被征服,太香了!再来一份Q弹的凉糕,十分满足。
小面&凉糕
面馆旁边即是是抗战时期宋庆龄在重庆的寓所以及“保盟”旧址。即使是抗战时期,我们宋庆龄先生的住所依然雅致,独栋带院子的两层小洋房,有卧室、工作室、会客厅、保卫室等等,还有专门的钢琴房,果然是白富美和平民的差距么。我觉得宋先生的节俭应该看参照对象了吧,跟她的奢侈妹妹宋美龄比起来,她确实节俭多了。故居里面有宋庆龄的一些旧照,其中一张是她穿着得体的旗袍站在废墟上拿着手榴弹,旁边文字注解,宋庆龄女士以表抗战决心,故居里还有一些战争旧照,照片里的台阶上横着衣不蔽体的尸体,这样的对比有点五味杂陈。
宋庆龄重庆故居
接下来去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讲述了三峡的绚烂,抗战的艰辛,巴渝的远古,山城的城市之路,西南少数民族的多样,汉代雕塑艺术,等等等等,里面的工作人员穿着军装,又红又专。我认为她少了点美感,我想大概是因为展现的更多是平民的历史,但她是丰富的,悠久的,是严肃的,更具意义的。馆内的陈列亦如这座城市的建筑,仿佛要把这块地方用尽,所有想要展现的东西都挤在这,普通的,意义非凡的,都在里面,似是不加筛选,又似是筛选之后依然有这么多。如果这里能美感和意义并存,我应该会更喜欢。
博物馆对面就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绿瓦红墙,明清风格,对称的传统外观,看起来很庄重,老实说,我不太爱这类配色的建筑,尽管无论是建筑学层面还是别的什么层面她都是伟大的。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去往洪崖洞的途中,路过解放碑附近,去喝了此次行程计划的第一家咖啡店,原先的Hurry Coffee,改名了,The Coffee Lab,点了杯创意咖啡,香蕉拿铁,就是浓缩+香蕉牛奶罢了,我突然意识到这类东西都是一个套路,如果有苹果牛奶、葡萄牛奶等别的什么水果味牛奶,大约都是可以做成创意咖啡的,主要靠牛奶和浓缩碰撞,不然所有味道都会被浓缩盖住,好不好喝,自己想象吧。之前的那个失败的芒果美式,要是改成浓缩芒果汁+气泡水+浓缩,再放几块芒果意思一下,就和橘金气泡美式差不多了,可以起名芒绿气泡美式,挺无趣的套路。
香蕉拿铁——The Coffee Lab
然后到达洪崖洞, 尽管这里游客很多很多,但依然挡不住我对她的好感,看过再多图片,文字描述,抵不过亲眼看到,灯光亮起,这座白天看起来很普通的建筑似是被赋予了魔法,变得极其梦幻。
洪崖洞Day 2
沿着鹅岭正街一直爬,去往鹅岭二厂文创公园,挺喜欢鹅岭正街这条山路,两边老旧的居民楼,行人不多的街道,很具生活气息,在这条路上遥望重庆城也不错。爬到半山腰,去往计划的其余两家cafe,懒鱼时光馆&Coffee Holic,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大约就是半山腰的感觉很清新。鹅岭二厂文创园,如她的名字,工业风的文艺,老旧的厂房,爬满绿植的墙壁,穿插着涂鸦。若要看涂鸦艺术,四川美院据说是个不错的地方,不过我对乱眼的街头涂鸦艺术无感,就没去。
懒鱼时光馆&Coffee Holic
下午去了磁器口,很商业化的古镇,去了那里第一感觉,是有多想不开,跑来这么拥挤还俗气的地方。人满为患,走几步就是故作传统的卖火锅底料的店,一个店里师傅在搅拌热腾腾的大口锅里的底料,再走几步就是卖辣椒酱的店铺,给头发编绳子的小商,再走几步就是国内各大古镇都有的小商品,这些类似的店铺循环。简单看了看就逃离了这个地方。
磁器口的小商下一站索道过江,依然人不少,买了单程票,拿了号,目测又要排好久,感觉有些饿,就随便找了家店吃了份豌杂面,依旧劲道好吃,一路走走看看,来到了八一好吃街,街边随意买了份芋圆冰粉凉虾,满满的料,芝麻,芋圆,葡萄干,山楂片,水果块,凉虾,冰粉,红糖水,传统的重庆小吃味道很不错,比所谓的网红玫瑰冰粉好吃太多。吃完冰粉,时间差不多了,刚好去坐索道。
芋圆冰粉凉虾索道也是俯瞰重庆的方式之一,看浑浊的江水上行驶的船只,看两岸旧旧的高楼,想看夜景的话,晚一点坐索道也不错。来到南岸,南滨路挺宽挺大气,去了老同学推荐的老街,龙门浩老街和弹子石老街。这两处地方,游客不多。龙门浩老街可以看到一些旧址建筑,依然很山城特色,窄窄的台阶,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爬下。弹子石老街比较新,和洪崖洞一样,从最上层,一层一层往下走,我在那里喝了点酸奶,吃了些小吃,酸奶挺不错,如果把秘制两个字去掉,我会更有好感,喝了这份酸奶,好像知道为什么有人戏称南京这边的一鸣真鲜奶吧叫一鸣“假”鲜奶吧,吸管能吸上来的酸奶能叫真鲜才怪。
桂花酸奶——格桑家
晚上在弹子石老街看夜景。白天的重庆和晚上的重庆是两种样貌。白天的重庆,阴雨蒙蒙,高楼林立,但是十分老旧,斑驳的墙面,偶尔爬着绿植,满眼的居民楼,时不时有人家晾挂花花绿绿的被子衣服,实际观感是有些乱的,老城区没有半点都市的感觉,像是一个很大的市井之地。
鹅岭正街俯瞰重庆城 不知名路边 凌乱的居民楼夜晚隔江而望,霓虹闪烁,有些许繁华的错觉。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灯光和距离掩盖了粗糙老旧的细节,倒是显得错落有致。传说中的巴渝十二景之一,字水霄灯,而今看来,有点“琉璃”河的意思。
朝天门夜景其实感受重庆城,没必要特意去李子坝站外看轻轨穿过楼房之类的网红景点,去坐公交吧,感受公交在山坡上行驶然后再90度转弯,去坐轻轨吧,感受轻轨穿越高楼之间,去坐索道吧,跨江俯瞰两岸城镇。跟着这些交通轨迹游历这座山城,看一看窗外风景,或是悬崖,或是高楼,或是废弃的山中平房。沿着南滨路走走,吹吹江风,看看有些历史的公馆,畅想一下民国风云。
Day 3
第三天开始,吃,成为了行程重点。中午跟老同学约了一顿火锅,是老同学常吃的店,位于南岸的李火锅,80年代的装修风格,红汤九宫格,汤里牛油浓郁,醪糟醇美,干油碟(辣椒面、花椒面、葱花、香菜)、油碟(香油、葱花、蒜泥),来重庆的第一顿火锅。第一次尝试吃牛肝,意外的鲜嫩,蘸上干油碟,香辣美味,肉类其实都可以这么吃,或者蘸点油碟,地道的重庆火锅吃法,如果觉着辣,可以在油碟里加点醋解辣,这样又有那么一些些酸辣粉的味道了。还点了红糖糍粑,也是传统的重庆小吃,红糖糍粑蘸黄豆粉,软糯香甜。(非常感谢符主席的招待 :)
李火锅
吃撑之后逛了逛南滨路消消食,南滨路上有一个法国水师兵营旧址,类似的建筑还有渝中区的中英联络处旧址,中英联络处是典型的法式建筑,法国水师兵营却是中西合璧建筑,有点意思,经过岁月的洗礼,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法国水师兵营
再然后公交换乘环线换乘轻轨直接穿到九龙坡区,到达钟书阁,钟书阁不负她的设计理念——地缘文化与城市精神。重庆的钟书阁位于一栋充满萧条气息的商场里,进去以后倒是别有洞天,顶部的镜面倒映着山形的阶梯,让整个书店变得亦真亦幻,如层层叠叠的山路与高楼。
钟书阁
逛完书店,饿了。附近找些吃的,买了些串串,烤排骨,还有豆吉汤圆奶茶。串串好吃,烤排骨一般般,汤圆奶茶有点惊喜,奶茶里的小汤圆有些淡淡的玫瑰味,软软糯糯,口感比珍珠好太多,五分糖微甜不腻刚刚好,真是太喜欢了。
烤排骨&汤圆奶茶
然后继续觅食之旅,如果选一个周末吃重庆,别的地方可不去,观音桥足以。地铁到达观音桥,寻找美少女网友推荐的她高中时候经常去的店——味面馆,很家常的店,去的有些晚了,蹄花汤没喝到,点了凉三样套饭,感觉打败了以前吃过的所有夫妻肺片,麻、辣、香、脆,一切都刚刚好,即使是套饭里的萝卜汤都可口。
凉三样套饭
然后步行到观音桥好吃街,买了份冰粉,满足满足。这里的冰粉应该都加了些冰沙,吃着一直很冰,很美味,感觉就像可乐一定加冰更好喝一样。时间不早差不多该回程了,计划第二天继续来观音桥吃。
再然后过江回渝中区,想了想还是去了解放碑附近的八一好吃街买了份好又来酸辣粉,顺带看了看夜晚的解放碑,纪念碑像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灯塔,不是最高的那一个,却是光芒最甚。出乎意料,酸辣粉居然是我来重庆吃的感觉最辣的食物了,那第一口下去的刺激,够酸爽、够麻辣,真是回味无穷。
酸辣粉
Day 4
一早先吃了碗牛肉小面,体验一下重庆市民早餐是小面的感觉,真佩服我的胃,在经过几天的冰火两重天以后居然还安好。然后直奔观音桥啦。又来一顿火锅,美少女推荐的碗胖火锅,一家江湖气息装修的店,这次是一个人吃了,老板见怪不怪的样子。依然是红汤锅,不是九宫格了,是一大口铁锅的既视感,火锅一如既往的香,油碟依然是必须的,点了麻辣牛肉,虾滑等等,份量够足,我居然吃光了,还点了份红汤醪糟冰元宵。吃到词穷,已经不知该怎么形容火锅的好吃以及冰元宵的惊艳了。
碗胖火锅
红糖醪糟冰汤圆
土著建议:来重庆别吃网红店、洪崖洞等景点附近的火锅店,贵不说,还要排好久的队,最关键可能还不怎么正宗好吃。最好吃的店其实隐藏在街巷中。观音桥的碗胖和卤校长,南岸的李火锅,都不错。
吃完火锅依依不舍,可是我的肚子似乎也装不下更多了。又买了一杯豆吉汤圆奶茶带走,去看看江北新城的中央公园,十号线大约是重庆看起来最新的地铁,中央公园大约是重庆最具都市气质的地方了吧,满眼的绿色,精心打理的草坪,银杏黄了,来这里观赏应该不错。工作日的下午,中央公园人并不多,安静,空气清凉,我在这里坐了坐,然后在附近找家小馆吃了份抄手,就去机场啦。
The End
初来乍到,重庆是火锅味的,走在大街小巷,经常可闻见香浓的火锅味。山城的烟火气尽体现在这一锅红汤中。
离别之时,若说对重庆的印象,大约是复古又未来。破落的高楼,灰蒙蒙的天气,经常可见的80年代装饰,让这里十分适合拍老电影。穿梭在高楼之间的轻轨、高架,又让这里有了些未来的感觉。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