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二十四.治国)
2019-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袖舞清风666
《中庸》(二十四.治国)
题解
心诚则灵,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这似乎有些夸大。
《中庸》(二十四.治国)至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现象,虽然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很多,但毕竟有点神秘。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迷惑,就能洞悉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一言一蔽之,无非是强调真诚的出神入化的功用罢了。
《中庸》(二十四.治国)原文(译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起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最高的真诚,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最高的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中庸》(二十四.治国)注释
(1)前知:预知未来。
(2)祯祥:吉祥的预兆。
(3)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
(4)见(xian):呈“现”。蓍(shi)龟:蓍草和龟甲,用来占卜。
(5)四体:手足,指动作仪态。
(6)如神:如鬼神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旁注
【朱熹旁注】
右第二十四章。(上面一段是第二十四章。)
《中庸》(二十四.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