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高权重时,如何功成身退?
2025-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林畅是个小太阳
功高震主却不知收敛的昔日英雄,皆难逃被赐死的悲惨命运。
文种助越王勾践复国,却未懂急流勇退,终为勾践所不容;
白起为秦开疆拓土,因威名太盛,遭秦王猜忌,亦被赐死;
韩信战无不胜帮刘邦成就帝业,却功高招忌死于吕后之手;
年羹尧平定西北,居功自傲,终被雍正帝削官夺爵赐自尽。
然而,范蠡在越国灭吴后,毅然放弃高官厚禄,果断辞官隐退,泛舟五湖,远离权力纷争,不仅保全自身,还经商致富,成为佳话。
王翦出征途中多次上书索要珠宝良田,以自污之法,向秦始皇表明自己只求财富,并无政治野心,从而打消君主猜忌,得以善终。
张良于大汉初定之际,淡看功名利禄,悄然归隐,潜心修道,以超脱姿态避开权力漩涡,逍遥余生。
李靖在唐朝开国建功后,急流勇退,主动远离朝堂纷争,不问世事,以谦逊低调换得安稳晚年。
郭子仪历经唐朝数朝,平定安史之乱功勋盖世,却不恋权位,适时自敛锋芒,以豁达处世消弭帝王猜忌,尽享天伦。
他们皆以行动向君主表明:我并无觊觎权力之心,所求不过平凡安稳。
范雎能够功成身退,是因为他做到了3点:
1、知道害怕。当他看到被赐自尽的武安君白起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2、善于倾听。当他听到蔡泽扬言要取代他的一番论述后,他听进了心里。
3、替代方案。当他退出时,先给君主推荐了下一个人选,不让君主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