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佛学智慧】缘愁似个长,佛教如何看待烦恼?

2017-12-10  本文已影响131人  夜未央mm

何为烦恼?烦恼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正确认识并消除烦恼?

这是本次佛学通识课的主题,带着熟悉的湖北口音的成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人生哲理课。

在主题开始前,老师先以张信哲的情歌《信仰》作为引子,“爱是一种信仰,爱把我带到你身旁”等歌词,来引导大家认识何为爱。爱是适当付出,爱是情感维系,爱是关系互动,爱也可以在刹那间幻化为一道泡沫。

流行歌曲时常以爱为主题,表达逻辑多是从有条件的需要回报的爱演变到无条件的爱:我如此爱你,对你付出这么多,而你却如此冷漠,不顾情谊、掉头而去,自己的情绪中产生了怨恨,转念一想,觉得不对,不管你怎么对我,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你。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歌曲或对话中,甚至是情绪的产生,都可以追求它背后的逻辑、认知和缘起,回归到类似推论中,这在佛学里就是一种思维修。就像通过邓紫棋的《泡沫》来看出诸行无常一样。那么,关于烦恼,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思维修呢?

(一)何为烦恼

恨者,怨也;痛者,伤也。所谓烦恼,指的是某种让人感到不愉悦、不舒适的心理状态。例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沮丧、不安、痛苦、无聊、嫉妒等。烦恼是一种身心不安,它贯穿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个片段中,我们担忧未来,追悔过去,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明白或潜藏的焦虑之中,呈现出一种“身心交迫”的心理状况。

烦恼以悲、哀、伤、痛、怨、恨的形式显现,是一种情绪表现,由环境引起。因此在产生不满和不适,会习惯于将其推就或怪罪到某个对象,所谓愤世嫉俗,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这样心理才会踏实。但是,环境是否一定会产生烦恼呢?

在缘起法看来,烦恼是因我们对环境的不同认知而决定,并无真实之本质。在认知的共同框架下,每个人的细微感受却是有千差万别的。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面对相同环境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在相同环境的不同因缘上,同一个人的情绪也会是不一样的。因此,环境并不一定会产生烦恼。

(二)烦恼之源

烦恼是从哪里来的呢?

烦恼,即佛教中认为的“苦感”。苦感来源于五毒:贪、嗔、痴、慢、疑。

三千烦恼皆因贪念生,贪而暂得生乐,贪而不得生嗔,执着无明即痴,恃强凌弱即慢,怀疑真理即疑。此处真理特指佛学认知理论中的缘起性空。

五毒心

人生在世,我们又能贪求到什么呢?世间外物并非真实拥有,所谓真实拥有是永远拥有的意思,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切因缘都在变化中,又有什么是值得执着的呢?

烦恼的本质,不在于情绪的起伏,也不是环境的变化,而是对世间真相的无知,对五毒心的虚妄。导致心念并不由我们主宰,当环境变化,念头随之起舞,并且粘着在那些贪恋的事物上,然后开始自导自演一场烦恼大戏。因为缺乏觉察和自制力,就容易被下意识和欲望主导,陷入行为的恶性循环。

(三)如何消除烦恼

当我们了悟佛学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认识到烦恼之缘起,时刻保持“出离心”,远离五毒心,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烦恼发生的几率。

但如果烦恼来了,我们要学会观察它,认识它的因,以及它带来的果,而不是去思维它,去造作它。做到勇于面对,坦然接受,想法解决,最终放下,达到豁然超脱的境界。

佛学的内核和基调主要是缘起性空,绝大多数人终身都意识不到空性的存在,这就像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初识空性容易陷入消极的虚无主义,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不真实的,是一场梦幻,奋斗毫无价值,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持这种观念的,在佛学里叫“顽空”,这是空性的第一层;第二层是认识到空性后能够独善其身,追求超脱,追求涅槃,这种是小乘佛教提倡的,叫做“偏空”;第三层则是大乘佛教所提倡的菩萨道精神——自利利他的毕竟空,既能认识到苍生疾苦,同时又能与苍生一同体验疾苦,以期达到自度度人的目标。

认识到空性,才能更好的理解佛学,理解我们所处之环境,远离日常之烦恼。

佛学课的其他文章,欢迎来戳:

【佛学智慧】写在开课前

【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