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明明知道结局的电影,你会去看吗?

2019-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发愤的草莓

一部电影,明明知道结局,你还会去看吗?

抱着这样的疑惑,观看《中国机长》——还原2018年5月真实航空事件的电影。

一开始,在“要不要看”这个问题上纠结,担心以后不敢坐飞机怎么办。

好在,并不会。

全程1个多小时,时光飞速。小心脏跟着提到嗓子眼,情节扣人心弦,精彩!

在我眼中,这部电影有4大看点。

看点1:真实事件改编

“2018年5月14日上午,由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飞经四川雅安上空9800米高空时,驾驶舱右侧前风挡玻璃毫无征兆,突然爆裂脱落,坐在一旁的副驾驶险些被吸出驾驶舱。

面对突发情况,机组人员冷静应对,实施紧急下降,最终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飞机上9名机组人员和119名乘客全部平安落地。”

当时这则新闻,你肯定第一时间从手机上获知,感慨几声,继续正常生活。

对于大多数非经历者来说,这些文字和往常见到的新闻一样,像一颗石子丢进水里,激起一阵涟漪又恢复平静。

殊不知,这是世界航空史上应急处理的一大奇迹。

还改写了国际空客公司机长手册上的操作流程。

人类伟大,有能力再现遇到的情形,再现脑海里想象的画面。

1年左右的时间后,故事被搬上电影院荧幕,触动普罗大众。

机长原型(左)与扮演者合影

通过这部电影,才知道当时的那则新闻的事件这么大!迫不及待翻出去年事件的报道以及事后的采访,了解来龙去脉。

在当时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因素的稍有闪失,结果可能都是悲剧。

无数次的自律,成就了关键时刻的奇迹。

一般人看到副驾半身被吹到窗外都会吓坏,好在机长是转业军人,沉着冷静,处乱不惊;

在极端缺氧情况下很难神智清醒,好在机长平时爱好水中憋气4分钟,;

仪表失灵时必须手动操纵飞机,好在机长有20多年飞行积累的经验,还开过战斗轰炸机;

舱内温度骤降至零下40度难扛,好在机长一直有游泳、篮球、跑步的每天运动习惯,身体素质过硬;

在强风中很难睁开眼睛看清楚,好在机长飞过这条航线上百次,非常熟悉。

了解细节,谁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机长真是牛掰得很!

看点2:角色颜值抗打

不知是太久没看偶像剧还是怎么,屏幕上的演员让我眼前一亮(咳咳 ,或许是制服控)。

5名空姐不分伯仲,长相甜美,各有特色,眉宇之间透露出温馨优雅的美。

主角由张涵予扮演,演出一个寡言少语、胆大心细、果敢坚毅、沉稳内敛的机长。

看一眼,已被圈粉;再一查,55岁——年过百半,外貌与神态完全和年龄不像,大器晚成。

剧中不少叫不出名字的年轻妹子、帅哥,哪怕是一闪而过的路人角色都非小咖,够吸睛。

陈数、Angelababy、关晓彤、李现等等,都来友情演出,捧个场。

看点3:小机舱大人生

机上乘客的表现,会让你想到自己平时坐飞机的场景。

土豪样的中年男人,对空姐为难,把空姐说成“一个端茶倒水的”。

乡下的大姐,经过商务舱要去卫生间时,心想:“哇,这里真大,没坐几个人”。

旅客带一大堆水果上机食用,起飞前,空姐提醒收起小桌板,他们赶紧吃完水果,说:“收起来收起来”。

这部电影,像举起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行为是否端庄。

我很好奇,事件半个小时,剧组怎么样把它变成一部一两个小时的电影。

在影院,我找到答案。

他们为乘客预埋了生命线的故事,给几位比较有特色的以浓墨重彩的几笔。

满脸胡须、两鬓斑白的老头,在衣兜里掏出一张照片,黑白照片是他年轻的战友。

僧人像安抚小孩一样紧紧搂着骨灰瓶,说是他哥哥的,要回到家乡入土为安。

长相冷艳、忧伤如林黛玉的年轻妹妹,独自去西藏旅游,说不清是想要寻求什么。

还有几名空姐在起飞前的对话。

一空姐俏皮地说,才不要那么早结婚生孩子呢,生了孩子的女人还有自由吗?

台词贴合现代年轻女性的真实想法,引发共鸣。

小小的机舱是人生百态。有影评诟病这部分是败笔,刻画几个乘客,削弱了主体的力量。

我却认为,正是这部分的内容,衬托出机长险情处理成功挽救的“119名”乘客,不再是空洞的数字,而是——

每一个都为人生父母养的,

每一个都有血有肉有家庭的,

每一条都是鲜活的生命,

每一个生命都那么独一无二的珍贵!

看点4:科普民航之窗

作为飞机乘客,在机场只有换票、托运行李、安检、等候、上下机。

普通人对于整架飞机背后的起飞准备、驾驶舱里的情形是模糊的。

 甚至对机长这个职业,都感觉很陌生。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版》,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为 55765本。

而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国内少见的灾难纪实类作品,也是一部民航界的科普片。

在这部电影中,你会听到不少的民航常识和术语,下次坐飞机可以看门道。

比如,高空释压

客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1万米左右,远超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这个高度的气压很低,氧含量也低,人类根本没有办法正常生存。但这难不倒我们。

人类的解决方案是:升到高空时,飞机内部要加压。

这样,客舱内部和外部不同了,温度宜人,乘客不会有高原反应。

加压的方式像吹气球一样:

空调系统不断送气,把机舱的排气口关闭小一点,这样进的气比出的气多,压力自然会上升。

当挡风玻璃破裂之后,想象一下,飞机是不是如同气球破了洞,排气口变大,舱内压力会瞬间释放(释压)。

气压高度3000米以下时,缺氧程度很轻,人尚且不会有异常表现;

处于空气稀薄的万米高空,如释压长时间不补充氧气,便会出现头痛、眩晕,甚至意识丧失。

因此,一旦高空客舱发生释压,应立即吸氧,并且飞机应当立即下降到低高度以减小缺氧的影响。

如果没有,后果不堪设想。

2005年那架太阳神航空522航班事件,就是机上人员在高空释压情况下昏睡过去,客机无人驾驶盘旋4小时后坠毁,实是痛心。

另外,我们也知道了,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峰高耸,曾被国际民航界视为“空中禁区”,是全世界公认飞行难度最大的空域。

所以,开西藏航线,客机是双机长配置。

 在这部电影中,你会看到驾驶舱的内部构造,以及跟地面的各种呼叫和回应。

塔台、地面控制室、指挥部现代化高尖端的屏幕。只是背景衬托,也让人“哗”一声惊讶。

我好奇电影里场景真实,特别是飞机上剧烈颠簸、晃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怎么拍出来的?

原来,剧组花2000多万重金,请西安飞机制造厂在3个月内,快速打造了一架A319的大飞机模拟机舱。

能俯仰、空转、颠簸,当然比真的还真。

这才恶补了一个民航界常识:西安是飞机城市,有20000多人在制作飞机,相当于美国的西雅图。

在这部电影中,你会对民航业给予更多敬意。

原来,我们每一次平安出行,从城市到城市的跨越,背后这么多人在默默付出。

机组人员每天在空中飞来飞去,前期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和考核。

除了机上的机组人员,还有地面上的气象数据分析,飞行监测、调度……

感谢这部电影,不仅还原真实,也为我们扫盲。

如果说这部电影观感上有什么可以提升,我认为有3点。

一是倒数半小时的剧情不妨紧凑一点;

二是将驾驶舱零下40度的恶劣环境表现出来;

三是紧急关头乘客和乘务员的冲突再升级。

然而,电影结束后,搜索很多幕后花絮,才知道,这些要求都是吹毛求疵。

 剧组在拉萨杀青

能在1年时间内,从剧本、演员、团体由0开始,到训练,到拍摄,到物资,到上映,已经给观众交了漂亮的答卷。

电影的拍摄历经艰辛,他们凭借着一股劲,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就像机长在飞机的危难关头那样,永不言弃!

谨以此文致敬事件原型与电影故事。

聊一聊:国庆档的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

- End -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