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菲特,索罗斯的投资原则——投资的刚需是“避险”

2017-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8e2ba9502b9e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下集

现在大家所熟悉的风险投资家,就是普遍被任命曲解的概念。很多一线的创业者有时候或多或少都曲解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和个人。他们最常说的话是:

你们不是风险投资吗?没有风险干嘛让你们投资?

这事最典型的望文生义,风险投资模型其实也很简单,通俗点讲就是:

锁定一个增长最为迅猛的领域,然后在那个领域里投资很多可能超速增长的初创企业。以期得到最大化收益的同时,从概率上保证总体风险降到最低。

VC其实是最懂得如何避险,而风险投资模型设计,也是为了避险而不是冒险,目标有两个:

尽可能获得最大化收益;

尽可能降低系统化风险;

为了获得最大化收益,要锁定认为增速迅猛的领域。比如在过去10几年,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优势,“天然”就是其他“传统”领域的成千上万倍。这种锁定本身也是降低系统化风险的手段之一,而后他们还要在领域去筛选谁是第一,谁增长最快……甚至把前三名都投一遍,此后还要和其他的VC抱团取暖,同舟共济……这些都是为了降低系统化风险——而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那样“竟然是在冒险”。

虽然名字里有“风险”两个字,但实际上,他们是避险高手,而不是冒险高手。

他们不屑于充当勇敢者。

虽然,当别人那么称呼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无所谓反正“教育他人不是应该干的事”;

甚至,他们常常也乐于顺应大众的理解,是不是说一些“风险我们去冒,你们把事做好”之类的话。

实际上,越小的风险获得越大的利益才是他们的价值观,也是资本这东西骨子里应该追求的东西,不是吗?

我们的语言有很大的欺骗性,我们嘴上说勇敢,可能是鲁莽;我们嘴上说风险投资,可能是冒险投资。

我们喜欢用玩和炒来说投资,其实这样的心态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觉得只是玩玩,所以做不好也没关系,只是炒炒,有点风险也没关系。

有这样的心态,就不可能认真对待投资理财,更不可能在这个领域积累下专业知识,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也就不足为奇。

我们说过为了与他人合作需要“放弃部分安全感”,但这本身肯定不是鼓励冒险。在两件事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学习并积累如何避险的经验:

资本安全上;

人身安全上;

人们为什么普遍倾向于在资本上无视风险的存在呢?就是因为人普遍没有资产管理的经验,关于资本的恐惧,尚未形成“记忆基因”。

若是桌子上摆着一把枪,小孩可能会拿起来玩,完全不会想到那可能是会致命的东西……若是小孩看到一条蛇,可能早就吓得哇哇大哭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基因,有很多恐惧,无需讲解,无需教授,天然就懂,天然就会,天然就感受得到。

现在再看,人类对财富,对资本的认识,实在不多,不够,不久,实在是太少,太短,太不够,想想,以下都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1,人类对财富的认识其实没有多久,在人类使用货币到现今才几千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就是很短的时间;

2,长期以来,人类之中拥有足够财富人的比例一直是很低的,可以忽略不计;

3,整个人类,除了一个民族(犹太人),迄今为止都会妖魔化一个概念——复利,这可是财富领域里最重要的概念;

4,人类从未停止过动荡,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每一次动荡本质上都是对财富拥有者的杀戮,于是关于财富的基因事实上很难继承;

5,人类真正认识到市场的好处(从真正只是研究的角度,而不是凭直觉),是仅两三百年才有的事,中国更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启这方面认知;

6,人类真正开始研究经济运作规律,从亚当斯密开始,至今不过300年;

7,人类对投资市场的探索,只不过200年才开始的,美国股票市场是1792年华尔街变的一颗西印度常绿树下的露天交易开始的;

8,人类对概率的真正认知,从十六十七世纪,对概率的研究脱离赌博,应用到资本上,应用到风险评估,这进程上个世纪才起步,至今100年不到……

也就是说,在财富和资本领域,对于风险的认知,对整个人类来说,根本不可能产生“基因记忆”,根本不可能天然就懂,天然就会,天然就知道该怎么做;当然最可怕的不是不懂,而是明明完全不懂却不知道自己不懂,甚至觉得自己很懂……

人类与大自然大面积共处的时间是数十万年,可谓经验丰富;

可是人类与资本打交道,却相当于全然没有经验。

而关于冒险的记忆基因,人类是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养成的。可现在若是把这些经验运用到与资本打交道,与资本共处上,基本是不适用的。

这个是不变的生存法则,开车入市,生活亦如是,投资,创业均是如是——只要涉及到人身与资本:

1.安全第一

而后才是下一条原则:

2.成为专家

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向专家一样思考,决策,行动。

专家不会轻易冒险——虽然电影小说里经常描述他们在关键时刻如何冒险,因为那是大众娱乐,不那么描写大众不刺激。

成为专家有很多好处:

首先,会对投资有合理的预期。没坐过功课的人对预期要求越苛刻,期待越离谱。

其次,你会保持理智。心理学家研究如果把自己1/4的资产拿去投资,无法对它视若无睹。专家懂得如何分配投资,让自己保持理性,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最后,心态会平和。专家也会失误,也会有损失,但是只要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他就有机会运用自己的知识重新来过。

别人也许会赞赏你的勇气,但勇敢从来都是不应该需要自我证明的东西——这真是在跟世界唱反调,它教育我们要勇敢,却从来不告诉我们,那是他需要的不是我们需要的。

要知道,只有爱面子的笨蛋才需要证明自己的勇气。

他们不懂的是,面子虽然保全了,他们却早已成为时间的对象——

多次用勇气维护面子而冒险,从概率上来说迟早出事。

所以要认真仔细地:

3.看傻瓜们冒险。

看多了你的避险经验就丰富了。

如何区分自己是在看傻瓜冒险,还是自己正在被当作“冒险中的傻瓜?”有一条简单朴素的标准:

能否清晰的说出行动依据。

如果你的依据只是“别人都这么说”,“小道消息”,“大家都这么想”那么你被当作傻瓜的几率会比较大。

有独立判断的人,一定有清晰的依据。即便不是每次都对,但可以根据反馈来修正。

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在磨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否则就很可能变成别人学习的标本。

最终的结论是这样的:

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深入思考到你的结论已经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了——要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才行。这时候你做出来的事情,别人看到会吓到,认为你在冒险,而你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

思考行动

1,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算是文盲也千万别冒险》,可以找来看看,加深下大家对风险的意识;

2,你有没有看到过人家有很大收益,觉得人家是冒险获得的?你现在重新想下,别人是否真的在冒险,是不是因为你不懂?

3,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是没有风险,但是别人确认为你在冒险?因为他们看不懂,所以也觉得你不懂,但是“敢”做,觉得你很勇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