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道德经【68】:每一次发怒,都是自损功德

2019-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空山一鸣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一、原文(通行本)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二、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用兵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下。

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力量,是自古以来最高的法则。

三、拓展思考

这几章老子重点表达了对战争和武力的看法。前面的章节,已多次论述过战争的整体思想,本章从更细致的战术角度来论述战争。

01、善为士者不武:善于带兵的元帅,不逞其勇武。

第三十二章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老子认为,但凡战争,都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沉痛的灾难,不可自恃兵力强大而主动挑衅发起战争,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用兵。

02、善战者不怒:善于用兵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

《孙子兵法》有云:“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动怒是兵家之大忌,历史上因动怒而惨败的战役很多。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最后一场重大战役,关羽被杀,荆州失守,张飞遇害,一系列的祸乱彻底激怒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

在诸葛亮与群臣强烈反对下,刘备举蜀汉七十万精兵冒然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火烧连营三百里”刘备惨败,导致白帝城托孤而终。

善战者不怒,刘备因动怒而发起战争,再加上对陆逊的轻敌,注定了夷陵之战的惨败。此战动摇了蜀国的立国之本,蜀国最先灭亡是必然的结局。

03、善胜敌者不与: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交锋。

第五十七章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反对与敌人正面交锋,倡导以变化多端、神奇巧妙的奇谋来用兵,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尽量降低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04、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人,懂得谦卑处下。

翻开史册,那些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在军中均不是自高自大的人。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经常与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深受士兵们的爱戴。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脓疮,吴起居然用嘴为士兵吸脓血,这个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却嚎啕大哭。

有人就问这位母亲:“你的儿子只是一位士兵,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这是你家的福气啊!你怎么反而哭呢?”

这位母亲接着哭诉着说:“这哪是爱我的儿子,分明是让我的儿子为他卖命。当初将军也是这样为我的丈夫吸过脓血,结果打仗时候,孩子的父亲格外拼命,最后战死于沙场。现在将军又这样对我的儿子,估计我儿子也活不长了”。

懂得谦卑处下的将帅,不但能得到士兵的拥戴,而且能激发士兵的战斗力,从而实现“攻不不克,战无不胜”。因此老子讲:“是谓用人之力”,善于用兵的人,也善于运用士兵的力量去取得胜利。

老子认为,以“不武、不怒、不与、处下”去用兵,是符合天道的“不争之德”。

用兵如此,为人处世亦然。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不可一味逞强,处处树敌;更不可无端发怒。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处事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遇事沉着冷静,淡定从容,千万不可无故发怒。

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智商基本为零,容易做出一些傻事、错事、怪事,最终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可弥补的过错。

佛家有“福德和功德”的概念。福德是外在的,是可以转增和分享的,我们常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里的“福”便是福德。

而功德是内在的,是通过无私的善行得来的,不可转增和分割,只能通过自身的修行去获得。正所谓:你修你得,我修我得,不修不得。

一个人获取功德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而失去功德仅在一瞬间。每一个邪念,都是在自残功德;每一次发怒,都是在自损功德。

那些功德圆满的人,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善意,所以他们的功德才会不离不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