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悟》连载——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完成到了极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有缺损。充盈到了极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虚空,但是使用起来却是不会穷尽的。刚直到了极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有所弯曲。精巧到了极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比较笨拙。善辩到了极致,看上去好像木讷。安静能够战胜躁动,寒冷能够战胜炎热。清净无为才能够治理天下。
上一章提到了把握事物“度”的问题,这里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剖析。老子在本章当中列举了几个事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最圆满的事物看起来似缺少,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事物看起来空虚,它的作用永远不会穷尽。那么这与“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何谓大成、大盈之物讲起。大成大盈意指最圆满的、最充盈的。那么,事物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之为最圆满、最充盈呢?
个人认为,当事物无限接近但却永不达到向其对立面转化的那个“临界点”时,它们则可以称之为大成、大盈。由于大成、大盈之物永远未达到发展的最后阶段,所以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同样,正因大成、大盈之物永远都留有发展空间,所以它们的发展是永远向上的,不会衰竭,继而能够达到不弊不穷之境。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生若是一度持续辉煌,我们便需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因为,一味的张扬必然会使招致祸患。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时刻保持谦卑之心,谨言慎行,方能远离祸患。由此推之,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中讲话做事永远要留有余地。话不要说的太满,事不要做的太绝,永远要给自己留些退路,留些空间。以若缺、若冲之大成、大盈之法处世、才能达不弊不穷之境界,从而立于人生的不败之地。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事物的一方面发展到极致之后往往会呈现出另一方面的特性。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上述结论的最好写照。最正直的看起来弯曲、最灵巧的看起来笨拙、最善辩的看起来木讷、最智慧的看起来愚笨、最响亮的听起来无声、最巨大的看起来无形。生命亦是如此,若把生命的历程比作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话,垂暮老矣之人则是该事物发展到极致的体现。因此,老人的身上总会呈现出生命另一方面的特性——孩童气。
但,尽管有些孩童可爱、天真的气质,老人与孩子的本质却是截然不同的。正如若屈之直与直不同、若拙之巧与拙不同、若讷之辩与讷不同一样。事物的表象看似一致,但本质却是大相径庭的。这就启示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以本质来判断事物的高下、好坏。流于表面之象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迷惑与误导。拨开重重迷雾,寻得世界本真。独具慧眼与不具慧眼之人的区别,也许就在这看表象还是看本质了吧。
本章叙述种种,实则还是告诫人们:道法高深,遵循道的规律,得到的智慧和力量便是巨大的。把握“度”的规则,拨开表象的迷雾看到本质,方能活的清楚明白,洒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