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这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又称夏节、夏至节。
6月21日22时58分,迎来2023年的夏至节气,从此开始,蛙鸣阵阵、蝉吟声声、荷韵飘香的盛夏来了。
民俗学会专家说,以夏至为起点,气温持续升高,一年最热的时段到来;民间还有“夏至不过不热”之说。
夏至到来的这一天,气温35度,干热干热的天气。“夏至不过不热”,这能算不热吗?太阳晒照的地方,不得已,人们经过,用手护着,用防晒帽罩着,像装在套子里的人,躲着日光,避着暴晒,急急回到屋里。
屋里有空调,凉爽,凉到心儿,凉到骨髓,想调到最低18度,那就调。现在的年轻人那,还风档调到最高,那就调最高。凉快,舒服;冲着风口吹,把刚才在户外晒出的汗液吹回去,痛快一时是一时,招风入寒,那是以后的事。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别唠叨了,妈,这么热的天,有空调不享受,那不是傻了嘛。”朋友琴给我吐槽。
“妈妈就是不听你姥姥的话过来的,现在就不敢在空调屋里呆着。”年轻人有大把的时间享受现在,未来不在现在,想那么多?关键是太热了。
孩子,大人许多的经验之谈,就是经验。
下午上班已调整为夏时制2点半,有时间午休,还有时间“挥霍”。会会朋友,聚聚餐?不是不可。召集人用心,驱车先去准备水果:手指葡萄、冬枣和樱桃,方便到饭店随拿可食。水果店老板推荐,买些荔枝吧?想想手剥黏糊糊,不买。
小吃店适合小范围聚餐,简单清净,仅有的六个小凉菜清淡、精致,有食欲。把水果洗净,摆盘,饭桌上五颜六色的果蔬,鲜艳、水灵,使人垂涎欲滴。
朋友聚齐,六斤羊蝎子上锅,炒酱、辣椒酱、韭菜花、香菜碎、小葱花作调料。食友食欲大增,直吃得胃撑肚圆,不忍离桌,一筷子接着一筷子,肉好味足。
人活着,难以抵御美味诱惑,最后还煮了面条,夏至吃面有讲究,所谓“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认一认今天夏至的节气。偶尔饱撑一顿不足为责,顿顿饱撑那可是伤胃伤身。
专家不是告诉过咱们了吗?夏至时节天气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亦清淡,不宜食用太多热性、厚味肥腻之物。中午会餐所食之物,没有听专家所言。“晚上才进入夏至呢”,自我安慰,想吃就吃一顿嘛。
吃完饭,还有一个小时才到上班时间,可以放松地午休一会儿。散会儿步,消消食儿,休息半个小时。
工作之余,会餐聊天,还要保证午休。夏至这天,白天时间最长,午休有助于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用空气炸锅烤出的玉米和红薯,好吃不贵,沏上一壶红茶,就是一顿晚饭。待到晚九点半,心血来潮,走进家旁的达活泉公园。
夜晚的室外,凉爽怡人,空气清新,天空依然湛蓝,稍显暗黑,如一大块儿幕布,星星和月亮点缀其上。居住在这座美丽的小城市,幸福指数高。未进公园大门,即看到人来人往,竟像白天一样,不,比白天人还多,白天天气太热,人们都躲在家里,晚上凉爽,快十点了,还这么多人?
少男少女们手挽手,窃窃私语,浓情蜜意;爷爷奶奶带着孙辈儿,坐上游乐场的小火车,享受着天伦之乐;夫妻俩儿、闺蜜俩、父子俩、母女俩结伴而行,聊着天,说着话,大步流星地走着;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公园内的夜景神秘而美妙,彩灯拱桥倒影在湖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柳枝垂落,微微摇曳,不远处的人工瀑布水声流动,禁不住举起手机拍照留影。
拱桥 柳枝 游乐场 老人围坐今年夏至的这天晚上,观赏公园美景,养眼怡心,回家后洗漱泡脚,倒头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