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千字文--2016/Mar文学概括与书有关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

2016-03-10  本文已影响467人  沈栀暖
爱其实是没有什么代价的

沈栀暖/文

先说说张爱玲的《半生缘》,看完大多给人的感觉是一出“悲欢离合,阴差阳错”剧。刻画的世钧良善、软弱,曼桢多半痴情、不幸,曼璐则蛮横、自私,鸿才只剩下厚颜无耻了。但是抛开其他,舞女顾曼璐才是最可怜的。让人也能产生类似哀愁的似乎只有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

但是两者风格却有着天壤之别,《半生缘》里的曼桢与世钧、翠芝与叔惠都有一段揪心往事;而《伊豆的舞女》中少年和舞女熏子的一切却只是点滴的柔情。

结局也不尽相同,前者有结局,曼桢和世钧同时带着孩子,在十字路口擦肩而过,但是却再也回不去了;后者则直接戛然而止,没有再作过多停留。

年少时,读《伊豆的舞女》会去期待结局,会想着两人是不是几年后,又会再相聚,毕竟这才符合大众的期待。

毕竟,小说的主人公一人离家旅行,途中和舞女一行人结伴,而在最终,又回归孤身一人,感情无任何可取情节。

二十岁的川端康成穿着高齿木屐行走在伊豆,不知道是不是有想过会和舞女熏子会不期而遇。

在默默爱上了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舞女时,不知道是不是也始料未及。以至于他会情不自禁地去听熏子的鼓声,会关注熏子的一举一动,为熏子喜忧参半,甚至会放大对熏子的每个夜晚的遐想。甚至第一次能够和熏子近距离交谈也显得那样局促不安。

同现实中大多暗恋一样,也会忍不住默默去关注对方的一切。看看头像是否亮着,去看有关于他的一切心情,然后想着是不是可以感同身受。会因为发一条消息而久久等不到对方的回复失落半宿,或者是猜想他是否对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情愫。亦或是,在夜里,发出这样诸如我这样缠着对方,对方会不会觉得我很烦的疑问来。以致于在最后,聪明的那个,就在一开始选择了委屈自己,然后再也不期待结局。

回到小说里,每一个细节,我们似乎都可以想到一个镜头,来慢慢移动,然后镜头却不会在你期待的地方定格下来。

故事中,千代子早产死去的婴儿这个话题一直都未离开过。起初看的时候并不是很懂,以为这是不是会是埋下的伏笔,甚至说后面会不会又纠缠出一段陈年往事。

想来也实在可笑,我们大多都希望故事,按照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发生。

“他们又谈起了旅途上死去的婴儿,据说那孩子生下来像水一样透明,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可是还活了一个星期...”

刚生下的孩子,都多半是啼哭的,因为孩子要通过哭声来传达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的这一讯息。而这里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些许会让人觉得无奈,然后话锋一转,可是还是活了一个星期。一个可是,貌似是让人看到了希望,只是在多年后,读起来,才会有一点一点明白。

透明的死婴,又何尝不是少年和舞女熏子短暂的爱情的另一表述。

没有开始,就已经终结了。

连哭得力气都没有,连在一起的可能性都没有。

少年时候的爱情,再美好也带着没来由的恐惧与绝望,美好的是,少年,可以记得一共见过舞女几次,比如第一次在汤岛途中,第二次在汤岛附近又碰到。也会在心里暗暗策划很多种可能,会想着恰好又在哪里碰上,然后心里扑通扑通。也会因为听到关于她的坏消息,而觉得心里七上八下;听到好消息时而又会开始活跃起来。

因此才会多了那么多关于初恋亦或是前任的文章。

人生若是只如初见,会不会两人又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我其实会臆想,少年带走了舞女熏子,然后让他们未开始的爱情永远不能有机会逼近终结。

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舞娘,到处遭人歧视,受人白眼。表演还可能受到客人的轻薄与侮辱。如此阴暗的环境居然分毫没有减损她身上最美好的品性,依旧那么美丽、善良、纯洁无暇、不谙世事。

一块天然,未经雕琢的璞玉她当之无愧。

如果少年能够带走他,会不会她身上的这些美好就会一直存在。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其实,一点儿也不喜欢这句话,美好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多,何苦还要去毁灭?

然而,这里无疑把这句话活生生地变成了现实。

原来,爱并不是女方要为男方痛哭流涕,亦或是男方为女方烟酒表演。

原来,爱其实是没有什么代价的。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爱情都要令人扼腕。

原来,香玉也不一定要等到有人来怜惜。

原来,在生命最美好的时刻死去,让美得以永存,这是一种幸福。

原来,爱情不被成全,也可以不用以死来证明它贞烈的悲壮。

最终,我们仿佛看到了船舱的灯光熄灭了,船上载运的生鱼和潮水的气味越来越浓。少年在黑暗中,听任泪水向下流;而熏子那洁白无暇的面孔,紧咬着的嘴唇,夺眶而出的泪水,直欲挥断的手臂,然后舞动的白色手巾,带着伤逝的哀痛,向远方,道别。

而后便永远定格成一幅画,也有落叶,也有花开,那是三分谈笑,二分思念,一分微嗔,剩下的是半生相忘于江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