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如何做到延时满足?也许跟你想的不一样……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1人  偕子行

延时满足,一个风靡了育儿圈的词,百度百科是这样为他定义的: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还有这样一番细致的解释:

“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这个实验被某些育儿专家解读完之后成了:要想让孩子日后有所成就,那么他的需求就不能及时满足,必须让孩子学会等一等!

曾经我也深以为然,直到孕期看到了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作者李雪对这个观点有另一番见解,大意是:孩子的延时满足来源于曾经经常的被即时满足,孩子知道只要我想要就一定能被满足,于是就发展出了延时满足的能力!

我的宝宝出生之后一直奉行亲密育儿,从月子里开始,小朋友饿了就喂,困了就睡,哭了就抱,尽量给孩子创设一个舒适的环境,到了大概三个月的某一天,怕他猛然学会翻身从床上掉落下来,就把两个沙发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把宝宝放在里面睡觉。我在厨房做饭,做到一半听到客厅好像宝宝"啊"了一声,我不确定,就从厨房出来站在门口,没有声音……然后我轻轻走到沙发旁,看到宝宝睁着眼睛一脸等待的样子,我连忙说:宝宝醒了?妈妈抱抱!

从那次以后,我发现宝宝睡醒了会先发出一声"啊"表示他睡醒了,然后等待一会儿如果我没及时回应他才会哭出来以引起我的注意。如果我及时出现,他就会笑眯眯地等着我抱!不足百天的孩子竟然会等待?!我很惊讶,也很惊喜!

这更加坚定了我即时满足孩子的信心,要抱要奶,要玩具等等,能力范围内都及时满足!

双十一我在网上给宝宝买了几包棒棒糖,本来打算给他惊喜,结果有个快递到了,我接完电话,宝爸说:我的剃须刀到了!我说:不一定啊,说不定是宝宝的棒棒糖!宝宝惊讶地说:棒棒糖?!我发现自己说漏嘴了,就连忙说:也许是爸爸的剃须刀,也许是棒棒糖,我还不知道呢!

取完快递发现爸爸猜对了,怀着忐忑的心情上楼,正在想怎么解释,结果宝宝说:是什么?我说:爸爸的剃须刀!宝宝说:打开看看吧!然后征求完爸爸的意见,一起拆完快递,小朋友开始摆弄爸爸的剃须刀。

今天早上又一件快递到了,接通电话,宝宝就说:棒棒糖到了!收到的是我买的收纳盒。小朋友跟我一起探索了好久收纳盒的包装箱,并没有任何情绪!

小朋友的等待时间已经过了两天了……我只能说:比我厉害多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