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系列:阅读技巧

2017-01-02  本文已影响63人  露与安宸

继续《学会学习》一书的分享。

你是否知道:

阅读完一次以后,一般的学生会忘掉80%的阅读内容。

研究显示,用25%的时间阅读,用75%的时间来背诵已阅内容的学生,比用100%的时间阅读的学生,记住的内容多得多。

因此,学习如何阅读非常重要。

所谓“有效的阅读”:

阅读前有明确的目标。

努力把读的东西记住。

不需要读的东西果断略过。

要把论点读出来,读每一个段落时,都要坚持记笔记。

重点读论点和内容,而不是读字词。

认真读每一段的每一句话和最后一句,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及总结陈述。

带着问题去阅读,努力在阅读中找到答案。

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如何阅读这类主题的材料做出计划。

首先把每章节、部分末尾提出的问题了解一下。这些问题经常反映或提示了阅读材料的中心观点。

对不同学习模式的阅读建议:

视觉型:在脑子里想象一幅画;注意到单词的“构件”;寻找上下文里的线索。

听觉型:大声读;进行讨论;给别人讲解新信息。

动觉:边走边读;角色扮演;读完每段都做笔记。

五档不同的阅读速度:

一、扫描

适用于:字典、表格或名单、报纸、杂志上的文章。

目的:大概了解材料主题和作者的想法;对总体结构有个清晰印象;掌握某些具体的信息点,如日期、名字、国家、问题的答案等。不用读所有的文字。

二、略读

适用于:浅显的印刷品、小说、课文预习、杂志

目的:了解材料主题,因果;读懂文章大意;清楚大小标题之间的时间次序和相互关系;辨认主题句;查阅斜体字词和短语,为更难的阅读材料的预备阅读。不用全部读完。

三、快速阅读

适用于:与第2点类似,但是要读出中心思想和相关细节。

目的:快速读完所有的文字,发现具体信息。

四、慢速阅读

适用于:任何需要把握细节的课本;技术类文章。

目的:发现所有可用信息,记笔记并在材料上划重点。

五、研读

适用于:复杂的概念和想法;非虚构、序列性】细节性的报告;诗歌、科学数据或者文本。

目的:要了解程序;要遵循步骤严格递进的指导;要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要写出详细的笔记或者内容梗概。

SQ3R阅读技巧

SQ3R最初由法朗西斯.P.罗宾森开发。现在,作为阅读课文的最好方法体系,它已经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验证和运用。SQ3R即浏览——问题——阅读——背诵——复习。

浏览( Survey)

1. 回想阅读作业的题目要求。

2. 阅读大标题。

a. 找出大字体、大写、彩色显示、粗体和斜体字部分的内容。

b. 问问自己,“对这些,我已经知道了多少?”

c. 问问自己,“这些内容之间是如何互相联系的?”

3. 阅读下级标题。

a. 找出小字体、标下画线、斜体、大写的和出现在边角的内容。

b. 问问自己,“对这些,我已经知道了多少?”

c. 问问自己,“这些内容之间是如何互相联系的?”

4. 注意以斜体、粗体、彩印和下划线形式出现的专题词汇。

5. 略读注释、图表、表格、图画、示意图、列举的内容。

6. 确定整体材料的大致观点。

7. 读一下单元和章节后的问题,以便带着寻找问题答案的目的阅读。

8. 读一下每单元和章节后的总结性信息。

问题( Question)

1. 把用粗体字印出的大小标题的内容都改编成问题(用谁、什么、何时、哪里或者为什么)。

2. 完成阅读作业后,把未能回答出的问题带到课堂上。

阅读( Read )

1. 每段读完后,回想并大声复述一下主要观点。

2. 当记笔记的时候,要自言自语。

3. 用线索短语来提示记忆。

4. 用手捂住笔记,争取把这段笔记背下来。

5. 当针对这段内容中的新词汇做学习卡片时,要大声朗读。

6. 继续读下一段,重复以上步骤。

7. 问自己,“这些大标题、次级标题、细节、示例是如何相互联系和配合的?”

复习( Review)

1. 浏览预习笔记。

2. 再读每一单元、章节后面的问题,看自己能否完全回答出来?

3. 在只靠关键词提示的情况下,看自己凭记忆能大声背出多少小标题以及相关的示例和细节。

4.问自己学得或复习得好的问题。

5.晚上睡觉前复习学习卡片。

6.制作学习表。

7.制作知识结构图。

重要的理解技巧

回答以下问题,测验自己是否已经理解了阅读作业。

1.我能否很好地理解材料信息?

2.我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归纳信息,并给出适当的标题?

3.我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目的匹配吗?

4.材料的中心观点是什么?我能否找到一段由细节材料支持的综述文字?

5.我能背诵出一些细节吗?它们和整体内容搭配的是否完美?

6.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7.我能识别和确定专题词汇在上下文环境中的意思吗?

8.从已知的信息中,我能总结出什么结论?这和我正在读的内容关系如何?

9.我能理解事件发生的次序吗?一个概念是怎样建立在另外一概念的基础上的?

10.在现有事实的基础上,我能有所推论吗?

11.我能预测出结果吗?

12.我能识别出作者想要传达的语气吗?

13.每段读完后,我是否进行了书面的小结。

14.我能不能把这段材料讲解给别的同学。

到这,关于“阅读的技巧”分享结束了,还有最后一部分“如何进行记忆”,请继续关注后续文章。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