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情感专栏

观点 | 恐婚者VS伪恐婚者 前者要自由后者蹭热度

2018-06-06  本文已影响13人  阿形

害怕爱情?我们不是害怕爱情,而是害怕爱情中的欺骗和背叛。

恐惧婚姻?我们不是恐惧婚姻,而是恐惧婚姻里的琐碎和争吵。

如今,恐婚在年轻群体中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很时髦的生活观念,问起很多大龄青年为什么不结婚,给出的答案都是恐婚。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真的恐婚,大多数人恐怕只是跟风,以此来标榜自己的个性。

为什么恐婚?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恐婚的原因,但总是号称自己是恐婚者,不婚一族。这样的“号称”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骗别人,也是骗自己。

1.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全不想结婚的人,很多人只是因为压力、经历、经济能力等诸多问题才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恐惧婚姻,而是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婚后的生活。

婚姻,作为一种最普遍的社会关系,能够延续至今,自然会有它的优势,同样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所以,婚姻的好坏和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任何关系,说到底,还是组成婚姻的两个人之间的问题。

从婚姻现象来看,真正恐婚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种:

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是一种极端性格,任何要求婚姻完美的人最终得到的都是失望和失败,因为婚姻的核心是包容和忍耐。

情感创伤者: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同的,面对父辈的婚姻,有人欢喜,有人担忧。如果经历了父辈们不堪的爱情,心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阴影,当自己面对感情和婚姻的时候,就会有恐惧的心理。

自由主义者:这个世界上最不适合结婚的恐怕就是自由主义者了,这类人群认为爱情、婚姻、生育都是限制自己自由的方式,所以会恐惧婚姻,拒绝结婚。

逃避责任者:年轻一代中,有不少人会通过恐婚或者不婚这种方式来逃避责任,认为只要不结婚,就可以不用承担家庭中的责任。

比结婚更恐怖的,是不知道婚姻的真相。

所以归根到底,恐婚的原因还是个人造成的,作为的法律不公平,结婚成本高,生活压力大等等都是借口。

2.

面对婚姻,还有一类人叫做伪恐婚者。

和恐婚者不同,伪恐婚者完全没有心理上或者情感上的因素,仅仅是处于对身份认同的需求。

通过宣称自己是恐婚者之后,能够被赋予个性化的身份,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甚至成为拒绝别人的好借口。

伪恐婚者并不是真正的恐惧婚姻,而是伺机而动,这类人对适合结婚和适合恋爱的姑娘区分的非常清楚。

从身体需求出发,他们会选择一个适合恋爱的姑娘。

从现实需求出发,他们会选择一个适合结婚的姑娘。

这类人群的卑鄙之处就在于,对利弊的考虑非常周全。看起来似乎不想结婚,实际上心里对结婚所面临的问题,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各类成本计算的非常清楚。

如果遇见自己喜欢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符合自己的结婚标准,恨不得立刻将她娶回家。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这是虚伪或者欺骗。

在这个理性的社会中,婚姻很大程度上必须和经济挂钩,所以,很多人对于婚姻的态度都非常谨慎,伪恐婚者的出现,大多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

山本文绪说:“只要不是对婚姻有严重心理阴影的人,恐怕都难以抗拒这辈子要结个婚的诱惑。”

对于伪恐婚者尤甚。

3.

不管是恐婚者还是伪恐婚者就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克服这种恐惧心理。

对婚姻风险进行清楚的认识:

结婚的确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因为没对夫妻都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和对方共度一生。

对婚姻风险的认识实际上是为了学习如何降低风险。比如找一个适合结婚的对象,然后共同来学习如何经营婚姻,出现了感情问题之后,不是争执和冷战,而是进行沟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对感情需求进行深刻的分析:

面对结婚,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感情需求,不同于恋爱,结婚更加现实。除了要面对失去一定的自由之外,还要承担责任和面对琐碎。

用张方宇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人与人发生关联,就会产生政治。婚姻中存在着很多政治性的东西,这里涉及到个人自由和尊严的问题,还有统治和支配权的问题,很多宪法中规定的公民自由在婚姻中其实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结婚之前,一定要看自己的感情需求,是否做好了承担着一切的准备,如果没有,那么不要轻易尝试结婚。

对经济能力进行全面的考量:

婚姻的好坏一部分取决于人,另一部分则取决于经济。简单点来说,好婚姻的基础是门当户对,这其中的门当户对,也包括了经济问题。

如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处理结婚时候需要面对的问题,恰好这个时候遇见了一个自己喜欢,并且适合结婚的姑娘,那么,婚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否则,结婚带来的只是焦虑和痛苦。

“但不论理由怎样,其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缺少健全的态度,使他们不能迎合结婚的理想。他们对于婚姻应负的责任,怀有恐惧,且不愿妥协;但结婚正如合伙事业一样,是必须各自协调,牺牲自我,谋取共同利益的,而他们却不能负起与婚姻而俱来的责任。”

恐惧婚姻,也可以说是恐惧人际关系,婚姻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相处。

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

喜欢上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事,而爱一个人则很难。

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学习婚姻经营之道,学习相处之道,学习沟通之道。

克服恐婚的心里,拥有更好的幸福,并且在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中,让自己变得更好。

本文首发于个人微信号:自由与爱之地(F-and-love)

自由与爱之地

自由与爱之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