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尽洪荒之力,心花向北怒放(三)

所谓旅行就是,出行前,把期望值降到最低;出行后,用尽洪荒之力发现和感悟所见之美,沿途的风景会常常给我们别样的惊喜。
7月14日第三天:额尔古纳-恩和-室韦-临江(住)(240公里)(途经景点:白桦林、百年老屋、恩和俄罗斯民俗馆、哈乌尔河景区、界河对面的俄罗斯村落、全国十大魅力名镇室韦、蒙古族发源地、原生态临江屯、观日落)(或从恩和-7卡-8卡-9卡-室韦,210公里)
一夜相拥入眠,懒管是谁睡了谁(小编又在YY啦,女盆友在哪呢?还是那句话,与喜欢的人同行,不论身处何方,所到之处都是最美的风景…)呵呵,反正早上是神清气爽各自安好。用过早餐后继续一路向北,心花向着草原深处怒放。
1.
离开额尔古纳就走进了林区,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色。路两侧的树逐渐多了起来,草也变得高了,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各种野花。就像是油画一样,车子在林间路上穿行,听着那鸿雁,眼睛一刻也不停的望着窗外,尽情的享受。

驱车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白桦林景区。当白桦林出现在眼前时,我又一次震撼了。白白的树干,笔直高耸,在蓝天的映衬下,树冠格外的翠绿。脚下踩着松软的枯叶,发出吱吱的响声,想着那发生在白桦林里的爱情故事,也是件美事,慢慢的走,慢慢的看,慢慢的感受。感受树林间那清新的空气,仿佛沐浴在纯洁无暇的大氧吧,感受白桦林的絮絮低语,仿佛是潘尼卡科和心上人在互诉衷肠。

朴树的那首《白桦林》,唱出了白桦树下誓守一生的凄美爱情故事。那是1942年7月,法西斯德国把战火烧到前苏联斯大林格勒,潘尼卡科拿起枪奔赴前线疆保卫他的家乡,小伙子的心上人呆呆地倚在那棵白桦树下,默默地注视着他远去的方向。

她在祈祷,祈祷青梅竹马的潘尼卡科能平安回来。潘尼卡科是微笑着同她告别的,满是自信地冲她点点头:“别担心,我会平安归来的,让战功作为我爱的证明,等着我。”
他就是在这儿背上枪,奔赴前线的,是的,就在这片白桦林,就在这棵白桦树下。她抚摸着那棵白桦树,树上刻着他俩的名字,他们曾在这棵树下发誓用尽这一生相爱。
“潘尼卡科,你一定会平安回来,我等你。”心中的思念化为一只只飞翔的鸽子,扑打着希望的翅膀,盘旋在阴霾的天空下。
日复一日,她在那片白桦林望眼欲穿地等待心上人的凯旋。她相信,她所守侯的诺言,心上人正在用热血和青春保护。1943年2月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了最终胜利。然而,潘尼卡科却永远地沉睡在斯大林格勒的阵地上了。一次战斗中,德军坦克冲向他坚守的阵地,他跃出战壕,打开燃烧瓶,火舌吞没了敌军的战车,也吞没了英雄自己。
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盼望,盼来的却是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的噩耗。潘尼卡科走了,走得那样轰轰烈烈,留给她的却只有无尽的思念。她多么想痛哭一场,多想向着斯大林格勒的天空大声呼唤自己的心上人,用心唤醒沉睡的他。
是啊,她不止一次地在心中召唤:你回来吧,把我的思念带回来。然而,潘尼卡科是微笑着去的,他在战场上用生命不止一次地证明了对她的爱,她是世界上最应自豪的人,不是吗?是的,潘尼卡科只是迷失在远方了,这儿是他的故乡,这儿还有一片他们共同守侯的白桦林,他一定会回来的。
天空像那天一样阴霾,鸽子依然在村庄上空飞翔着。白桦林中,依然宁静,她的身影依然守侯在那棵白桦树下。只有白发苍苍的她才能感觉到,潘尼卡科一直都伴随在她的身边,他们的交谈是无声的。
她微笑着,对身旁的他说道:“我来了。亲爱的。”老人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嘴角挂着无悔的笑。那棵白桦树上,刻着两个年轻人的名字。是的,他们永远年轻地相爱着。有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只有白桦林依然在默默诉说着......(《白桦林》歌曲渐入渐出,气氛一下满满滴。)
嘻嘻,故事完毕。有木有感动?反正小编已经泪流哇哇滴。战争早已烟消云散,只有白桦林成了永恒。要珍爱和平,珍惜当下噢!

2.
从白桦林景区出来,已快到中午,继续驱车北上,由于时间紧,就没有去看百年老屋,路上找了一家农家乐解决中午饭,是当地农场职工开的,夫妻店,挺热情好客的,菜是我们到他家菜园摘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棒哒哒。这家主人还让我们参观他们家的房子,房子是纯木制结构,多打地基到落户入住共花了三年,是为了娶媳妇才盖的。我问主人家怎么盖三年?原因是北方夏天时间短,冬天冷有冻土,不能施工,只能夏天施工,建起来比较慢,只有这样才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房子里虽小,但里面设施样样俱全,还有火墙(就是烧坑的墙),令小朋友最感兴趣的是屋里的地窑,可以冷藏好多东西。宝贝女儿很好奇,发现后赶紧跑过来跟我说:“爸爸,他们家里有地洞呢。”

中午温度有点高,农家兄弟告诉附近有一条德尔布干河,河水清澈见底,很冰凉。我们把车也开到河里,把坐驾洗得干干净净。随后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恩和小镇,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充满了俄罗斯异域风情,那种安静详和的气息让人很亲近。我们参观了俄罗斯民俗馆,在小镇街上逛了一圈,居民大都是白俄罗斯族,高鼻梁蓝眼睛,看像欧洲人,满口东北话,有点违和感,嘻嘻。



依依不舍离开恩和,继续沿着额尔古纳河北上。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边境小镇室韦。室韦全称为蒙兀室韦苏木,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境内,是内蒙古自治区现行最北部的乡之一,也是蒙古族的发源地。我们开着车在镇里穿街走巷,这里的建筑很特别,全是木刻楞民房,新建宾馆多,商业化比较严重,我不太喜欢。界河边有个骑马场,100元骑一个大圈,50元一个小圈。赫师傅告诉我这里骑马不划算,到黑山头大草原骑马,那才叫策马奔腾。几个拉客大妈像踩着口香糖一样粘在身后,不停地叨叨,大煞风景。却也拗不过孩子的央求要骑马,我们选了四匹马,到中俄界碑照了相,跑了一圈。我骑在马上看看左侧中国的室韦镇,在看看右侧的俄罗斯小村庄,心情舒畅,中国还是强大的,我自豪我骄傲,拿出手机看一眼,有信号,我就问朋友这是俄罗斯信号还是中国信号?朋友无语,他也在想这个问题,哈哈!




为了看日落,我们沿着边境线一路飚车,吹着风飞奔于青青大草原上,说不出的惬意和享受。看着对面俄罗斯的小村庄,破旧不堪,我就问赫师傅,俄罗斯为什么看着比我们穷,赫师傅笑说,是的,这里是俄罗斯偏远的小山村,很穷的,同我们比低一个档次,我说我可以去找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孩做老婆吗?赫师傅说可以啊,必须得冬天来,这样好过去,现在过不去,全是水,我说没有人管吗?回答是有,但是你要过去很容易,就怕你不去,哈哈,我也笑了。美女相伴酒微熏,就够了。
说说笑笑中我们到了一个山坡顶上,已是傍晚时分。山头上已经有好多游客占据了有利地形。额尔古纳在这里拐了个弯,河对面还是俄罗斯,依稀能看到俄罗斯的边防哨所。我们在界碑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纪念,就静下心来好好看一场日落,感受生命轮回的激荡与从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直接上图。


欣赏完日落的绚彩,披着夜色驱车前往临江村庄。临江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儿时的农村一样一样的。泥土路、溜达的土鸡、马粪、桔杆……木制房子在山窝窝里错落有致,农民伯伯牵着马披着晚霞归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是南方人,只不过是马换成水牛而已)。我们找了一家简朴的民宿住了下来,吃着原汁原汁的农家菜,在静谧的夜晚里安然入睡了。


3.
7月15日第四天:临江-太平屯-莫尔道嘎(住)(途经景点:临江晨雾、临江原生态屯、老鹰嘴、月牙泡、太平村、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120-310公里)
清晨的临江非常安静,三四点就天亮了,农民伯伯一大早就牵着马下地干活了,运气好的时候伴着晨雾,还有白桦林,远远的一片金黄笼罩着整个小镇,如室外桃源一般。听着滴得滴得的马蹄声,我也起个大早,在临江小村转了一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让久居闹市的我心生向往。回来驴友们还在呼噜噜,我就和东家一起准备早餐去了。
用过早餐,继续前行。今天的景点比较分散,一路走走停停。七月正是北方油菜花开的季节,金黄的花海让人心旷神怡。路边的小花开得正艳,惹得小朋友们一会叫停车下来摘花。文字表达多余,还是直接上图吧,嘻嘻。


玩耍的时间过得最快,不一会就到了老鹰嘴。老鹰嘴其实就是在一个悬崖边上,有一块石头突出来,像是老鹰的喙一样因此得名,悬崖底下是一条小溪,可以沿着小道下去玩水。小溪清水见底,十分冰凉,我们都下水了,还跟孩子们打起了水仗,玩得挺尽兴。最令人兴奋的是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在南方这个季节早已果实累累,而这里的油菜花开正闹。






今天的行程比较紧,莫尔道嘎森林公园没有进去,只在门口照了个相,就直奔小县城了。住是地方龙岩山下的一家客栈,同伴们都玩累了,只有我和赫师傅去爬龙岩山,一圈下来,累得都快岔气,下山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找个足疗店去捏个脚,后来一想到雷洋事件,想想就算了。



今天,跑到景点有点多,累并快乐着,枕着草原吹来的风睡着了。一夜无话,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