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讲记》学习笔记 01-生病是正常的

2019-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阳光苹果树

关于儿童健康,我们需要理清一个思路:人永远会生病,从婴儿到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生病。生病不可避免,面对病症我们如何应对,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病是正常的。

为什么说生病是正常的?

* 一些常见的病症,比如:感冒、发烧、拉肚子,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如果说一个人从来不生病,那反而是不大正常。

* 西医的免疫学说,小孩子刚生下来的头几个月,他的第一次咳嗽、肺炎、拉肚子……便确立了他最初免疫系统的反应模式。比如受了寒,身体选择打喷嚏、咳嗽、发抖、发烧、拉肚子等等来处理留在身体里的寒气,不同的孩子对同样事情的反应不同。就比如同样受到别人的欺负,有的孩子缩起来,不敢出声;有的孩子跳起来,大打出手;有点孩子大哭,找老师、找妈妈……

* 每个孩子生病,是他的身体对环境的一种调整反应,跟外界环境有关,也跟他本身体质有关。

第二、要从每一次生病中学习。

我们如何从生病中学习?

要注意观察和记录。

孩子为什么会生病?有什么原因?吃多了?受寒了?吃坏东西了?季节变化的原因?情绪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

每次生病,孩子的症状有哪些?每次生病,程度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

每次生病的处理方式,中药或西药、刮痧或按摩、泡脚或是敷冰袋,有没有效果?效果如何?病症减轻还是加重?孩子的精神状态如何?

这样如实观察并记录,慢慢就能发现是哪些因素导致孩子生病,哪种处理方式更适合孩子。

第三、安心、静心的状态很重要。

安心、静心的状态才能从生病中学到东西。如果急于应付症状,自然不能安心观察并记录疾病的整个过程。

我们经常把生病当成是一个孤立、突发的事件,病症消失,就相当于事件处理完毕。而实际上很多病症的发生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的结果,那么让它回归正常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急于让症状消失,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