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只有"我"改变了,"世界"才会发生改变。
1. 前言
过去数年里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或者听说本书的相关介绍,因此即使用最朴实的价值观去判断,也能断定这本书十有八九属于经典系列。而我最终拿到手的这本"2020年4月第一版的第49次印刷“的版次,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阅读本书内容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会不时闪过两本书里的内容:
- 一本是半年前阅读过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本书的作者甚至就是阿德勒本人);
- 另外一本也是半年内阅读的《终生成长》读后感 。
- 而最后一本则是向前追溯到2017年阅读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我正是从这本书开始成为隐藏的阿德勒信徒)。
这四本书都有着相似的内核:都强调"主动能动性"到极致,都强调自我,强调当下。
虽然不再有初次接触类似思想的"顿悟"和畅快感,但阅读一本全面阐述相似观点的经典,所带来的思维补齐,以及观念验证等精神修炼,依然是一份难得的宝藏。
2. 全书印象
本书并不厚,从头到尾不到200页。但是读起来并不轻松,尤其是对于心怀困惑,初次接触到阿德勒理论,希望从本书中找到答案的年轻人来说。
这种不轻松的根源,皆是因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于作为主体自身要求的严格 —— 认为一切的问题都是自身的问题,必须通过改变自身去解决,而不应该将职责抛给外界。
如果真的理解了阿德勒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那就一定会震惊于他的严厉。
我们随时都可以决定自己,可以选择新的自己。尽管如此,我们却很难改变自己。虽然很想改变,但却无法改变。因为是其实不想改变。
作为从2017年开始践行阿德勒理论的我而言,本书的阅读过程也并不轻松,这里面的难处并非来自于陌生理念的理解,相反的正是对于理智上认同的观念,却在过往实际人生经历里,以及可预期的未来岁月里,无法匹配上相应行动的羞愧。
最后,关于本书的中心思想,下面这段过往数年里被我反复引用的,出自《走出软件作坊》读后感的通俗版本可谓相当贴切:
3. 部分摘抄
3.1 目的论 VS 因果论
相较于"因为过去发生了什么,所以造成我现在如何如何"的因果论;阿德勒所提出的“目的论”拥有更强的改变现状的可能性。
- 如果一味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 因为童年经历造成的不安,所以导致我现在无法外出正常与人交流。
-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 我不想要到外面去和他人交流,所以制造出了不安情绪这一理由。
-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3.2 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说实话,此刻读到这两段话依然隐隐有些热血上涌的冲动。不过这里我更想引用下当初给我带来极大触动的类似观点和例子 —— 出自《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个入狱的父亲有着兄弟两个孩子,最终大儿子步了父亲的后尘,但小儿子却出人头地稳步前行;当好事者去分别询问两人的时候,兄弟二人给出的理由却是出奇的相同 —— "我都拥有了这样的一个父亲,我还能怎么样呢?" 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但并不影响它当初带给我的震撼:已经发生的事实并没有任何偏向性,你最终走向哪里只取决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3.3 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本小节标题和上一小节与非常高的重合度。这里将其单独列出来是为了从反方向强化下这个观点:
- 如果承认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那么就意味着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相较于因果论,我们更推荐结果论的主要原因 —— 随时拥有选择的自由。
-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你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如果选择了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待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 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那就是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地乐趣 —— 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3.4 当下
-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既不是过去的经历,也不是对未来的臆想。你要做的是走好当前脚下的那一步。
- 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 对"此时此刻"的关注越强烈,你越不会在意过去和将来。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无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相较于想要到达目的地的"潜在性人生",把过程本身看作结果的"现实性人生"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这里我想要引用一段JOJO里的名言:
『我并不仅仅在寻求『结果』...如果只为了寻求『结果』的话,人是容易走捷径的...在走捷径时,也许就会迷失真实,连满腔的热忱也会逐渐丧失』
『我认为重要的是『寻求真实的意志』!只要有了这种向真实前进的意志,即使这次失败了,我也终于会达到目标的,因为我仍在继续前进...这是不会错的!』
3.5 自卑
- 如果你自卑,说明你私下自认为比对方先天要利害;但实际你没有达到,所以你自卑。你从心底都不承认和对方最开始是一条水平线上的。
- 自卑感是"主观的解释" ,是我如何看待这种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 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
3.6 自我接纳,他者信任,他者贡献
- 自我接纳是指如果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改变的第一步是承认当下的自己,承认是自己当下的境遇是曾经的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
- 接受不能更改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 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而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而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的话,那么应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 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即"贡献感"也可以。
- 三者缺一不可。正是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任";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任并能够视他人为同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3.7 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人会从过去发生的庞大事件系统中只选择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继而当作自己的记忆。反过来说就是不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会被抹掉。
类似的观点,过往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有接受过类似的:
- 我们是普通人,这份普通是一种幸福 —— 虽然狗屎运轮不到我们,但是也意味着极端的苦难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上面这些看似鸡汤的东西"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大部分人看到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你说着轻巧,你看那个新闻里的谁谁谁,厄运接二连三地眷他,一道坎还没过第二道坎又来了,你舔着脸跟人说这话去啊"。
针对这种遭遇,首先我要表明我自己的感受: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我基本会选择放弃自己,我也看到了不少类似的新闻,那种苦难我确实无法直视。但是,他人遭受的极端苦难是你可以否定这些的理由吗? 那些极端苦难之人可以指责并不代表咱们这些局外人可以;现代科技已经使得人类的平均寿命奔着八十去了,你打算让你剩下的几十年岁月里一直在自怨自艾的无助中度过吗?
我们从不歌颂苦难,但是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你已经身处不如意之中的时候,一个让你心安理得地自甘堕落的理由值得你付出剩下的全部人生吗?
选择"目的论"确实让人不轻松,而且是持续地不轻松;但"将命运攥在自己手上,最终走到哪里都是我自己的主动选择"的豪气,难道不值得这份付出吗? -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即使是断手断脚这类痛苦,当事人发生自杀可能性最高的也只有最开始的半年。作者借着这个结论想要说明几个问题:
2.1 当时让我们感觉痛不欲生的事情,事后看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2.2 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让自己因此感觉到那么痛苦。正如上面所说的"发生了什么我们无法控制,但对待这件事的感受是我们可以把控的",大脑的一个特点是如果一件事情让你感觉到痛苦,你就会逃避它,所以改变某种现状的前提是别让自己感觉那么痛苦。(很神奇,17年至今已经第七个年头了,虽然具体的问题早已忘记,但是这个中心思想我依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
4. 后记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只有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等等书中的核心观点,其实于现在的我而言,这些都属于过往反复践行多年的指导思想了,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听说但却始终没有纳入阅读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刚刚接触并且践行这些想法的时候,我时常会幻想”如果早一点接触并想明白现在这些道理,那当下的境遇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关于这点小心思,本书作者借着青年之口也进行了阐述,并且给出相应的答案 ——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
其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现在人的寿命已经足够长了,长到随时开始都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可以试错很多次,让你向着自己的目标走出很长的一段距离,也许最终无法到达一开始认定的终点,但是途中的任何位置停下,也一定远远好于"最开始的那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