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千载谁堪伯仲间
人物档案:
姓名:诸葛亮
性别:男
民族:汉
生卒年:公元181-234
籍贯:徐州琅琊阳都
官职(从蜀汉建国起):蜀汉丞相(221年)、武乡侯(223年)、益州刺史(223年)、右将军(228年)、忠武侯(234年)
评价: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画像
我中学时期学过一篇课文,叫《出师表》,我对这篇文章记忆很深刻,因为要背诵全文。
这篇文章里有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给了我一个错觉:诸葛亮的出身并不出众,就是一介布衣而已。
可谁知道呢,诸葛亮是妥妥的贵族官二代。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三国志》
诸葛亮的祖辈是司隶校尉诸葛丰、父亲诸葛圭是太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是大贵族袁术所委任的豫章太守,还和汉室宗亲刘表有交情。而且诸葛亮在叔父诸葛玄在世时期是做官的。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诸葛亮绝对不只是布衣那么简单2.诸葛亮生于官宦世家,那是妥妥的贵族官二代。
有人会问了: 那诸葛亮为啥要说自己是布衣呢?还躬耕于南阳,这不是骗人吗?
当然没有。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
诸葛亮的确种过地,当过农民。在诸葛玄去世以后,诸葛亮选择隐居山林,在南阳当一个农民。可他绝对不是一个安于农田之人。
诸葛亮在耕种的时候,喜欢自比于管、乐二贤,还喜欢吟咏古曲。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不怎么样,这个可以理解。
一个官二代不好好当官跑来种地,你种地就种地嘛,天天吹牛干嘛?
但金鳞总非池中物。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
常言道:交朋友要看准。一个好朋友的作用真的会使人的一生为之受用。
诸葛亮当时称得上数的好朋友就两个人:一是博陵崔州平、一是颖川徐元直。
而这个颖川徐元直则改变了诸葛亮的一生。
徐元直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徐庶, 他也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事母至孝、打破八门金锁阵、进曹营一言不发等等。
徐庶在他的老板刘备面前,大加赞颂了诸葛孔明。徐庶的话在刘备面前还是有一定的分量,刘备听从徐庶,去拜访了三次(一说几次)得以相见。
就这相见的短短时间,诸葛亮大发天下之论,让刘备叹服,从此日加青睐。
当时的刘备还不敢想象此人日后能帮他成就帝王之业,保刘家二代鞠躬尽瘁。
大概当时的诸葛亮也没想到吧。
诸葛孔明卧龙苏醒即毕露锋芒,羽扇轻摇则风尘飞扬。
诸葛亮迎来了在天下人眼里崭露头角的机会。
《三十六计》里有一招叫上屋抽梯,第一个中计的是诸葛亮。
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也很器重诸葛亮,常常想向诸葛亮寻求保全自己的方法。
刘表这个人喜好小儿刘琮,加上小妈蔡夫人常常给刘表吹枕头风。所以作为大儿子的刘琦危机感很强,这种问题倒不罕见,可是在当时的年代和权力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是会送命的。所以刘琦想要寻求诸葛亮的帮助。
可诸葛亮却不帮忙。
原因都能猜出来:第一是这是老刘家家事,他不便出手。第二是刘琦力小势微,但刘琮的母亲蔡氏家族耳目却遍及荆州,刘琦的问题在这里简直就是送命题。
刘琦很聪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他请诸葛亮游览自家的后园,一同登上高楼饮酒作乐,中途他却派人将楼梯抽走,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您口中出来的话,只进入我的耳中,可以指教一下吧?”
这是让诸葛亮安心。这下诸葛亮肯说了。
诸葛亮说:“您没有看到晋公子申生留在宫内遭受谋害,而重耳逃亡在外却得到安全吗?”刘琦茅塞顿开,于是便私地策划外出襄阳。在江夏做下了太守,培养自己的势力。
此后刘琮到底也没有威胁到刘琦的生命,刘表一死,刘琮果断投降曹操,结果也是没啥好果子吃,可是刘琦却实实在在的有地盘有兵。
再说回诸葛亮,刘备在得到刘琮投降的消息后,果断率樊城军民跑路。刘备仁义,携民渡江自是不快。多次被追击,在这时徐庶的老母被擒,徐庶孝顺,只得辞别刘备。行至夏口,在刘备最难的时候,诸葛亮献策了。
诸葛亮说:“现在形势危急,请将军派我前往东吴向孙权将军求援。”
此时孙权正率军屯集在柴桑,在一旁坐观曹、刘战局的胜负。孙权也正在徘徊,举棋不定。
用《让子弹飞》的台词来说,那就是“谁赢他帮谁”。
诸葛亮当然不是一般人,他的嘴在演义里那是舌战群儒、骂死王朗,用现在话讲是“嘴炮无双”。
在历史上,他的口才那也很强,一番话直说得孙权联刘抗曹。
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三国志》
一番话让孙权实打实的出兵随诸葛亮拜见刘备,共同抗曹。放在现在,他如果谈生意,那必能吸引无数风投。
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了,留给曹军八十余万将士的时间不多了!
赤壁之战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并未出现草船借箭与借东风。根据史书来看,对诸葛亮并无着色。而且苏东坡的《念奴娇》里“樯橹灰飞烟灭”。可以看出:施火计破曹的是周公瑾。甚至“羽扇纶巾”这一形象也是周公瑾的。
诸葛亮穿啥我们不计较,毕竟“身高八尺”形象上我们不担忧。可是诸葛亮“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形象的确会被破坏,诸葛亮毕竟不是神人嘛。
演义毕竟是戏说,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也不是乱编。诸葛亮在赤壁之战的作用当然不小,他直接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
诸葛亮当然厉害,没有演义里罗贯中的“半神滤镜”也厉害。
更厉害的在后头,直接奠定了他万世人杰的地位。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三国志》
刘备终于病逝于不甘的卧榻之上。
面对关羽、张飞、庞统、法正等优秀人才的一一离去,面对伐吴的失利,面对外敌环饲而自己又要撒手人寰的时刻,刘备想起了自己的王牌——诸葛亮。
刘备很真诚地让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儿子阿斗,并放出了“如果我儿子不成器,那你可以取而代之。”这样的话。
我猜刘备是真诚的。
因为聪明如诸葛孔明,从此以后,为蜀国鞠躬尽瘁,以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心是要拿心换的。
诸葛亮人生最大的争议,就从这里开始;诸葛亮人生最闪光的时刻,也是从这里达到高潮。
诸葛亮刚刚辅佐少主,就办下了两件大事。
一是与东吴修好,派遣使者访问吴国,加强与吴国的亲善友好关系,以此对抗强大的魏国,也让两国交战后关系破冰,新主继位不便干戈。
二是率军南征,平定南方的叛乱,获得军饷与土地,提高了蜀国的经济水平。
公元227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写下了旷世奇作《出师表》。
没错,背诵全文。在此大家应该都有了解,在此不详述了。
此后,诸葛亮多次北伐。
北伐这件事为许多后人所诟病,认为这毫无用处,且是劳民伤财之举,更有甚者,直接讲这件事认为是蜀国衰落的根本原因。
可是又怎么能不北伐!
诸葛亮也日渐老了。已然是一个老人了。
面对刘禅的偏安思想与平庸资质。我们读书尚且可见一斑,何况孔明?
刘禅适合做一位守成之君。诸葛亮倾其一生要做的,就是让刘禅做一个有成可守的君王。
诸葛亮应该是想起了先主的遗志了吧。
诸葛亮影视形象当年的携民渡江、当年的不卑不亢、当年托孤的话语。
诸葛孔明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当年见诸葛孔明,刘备用了足足三次。
诸葛孔明还给了刘备一生的披肝沥胆。
所以还是北伐吧。
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因劳累过度,病逝于军中。
就连诸葛亮最大的对手都称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
人生最大的难得,就是获得对手的称赞。
刘禅也很怀念这位相父。
诸葛亮死后,有一个叫李邈的,颇似如今的地摊文作者,在刘禅面前鼓吹“诸葛孔明阴谋论”。
刘禅大怒,诛杀李邈。
刘禅也不是全无心肝。
让一个人称赞,很平常;让一群人称赞,不平常;让所有人称赞,吾辈楷模;让古今人人叹服,是为人杰。
有诗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舍孔明其谁也?
诸葛亮画像(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