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事儿写作大家园📝(夕雅编)想法

关于文章理解的误区

2019-07-31  本文已影响3人  人鱼薇沫
关于文章理解的误区

昨天和文友探讨写作的事情。

他去朋友圈翻我的文章,他看完后说好恐怖。

文章如下:

飞机上,他打开手袋,拿出一本精装的书,深绿底子烫着金红的字,很有品味的书《飘》。她坐在他身边,清秀,略苍白,手指纤长的指着书问道:“先生,能推荐几本书吗?我就要去南京脑科医院住院,医院内断网。”
“你适合看《新月集》或是《飞鸟集》。那柔美的诗句特别适合你的气质。”他并不是想撩她,只是看着她柔美的脸,顺口便说了出来,说完才感觉略有唐突,后一句话不说也罢。
她浅笑吟吟地道了谢,也便没了下文,于是他只能略带遗憾的钻入书里,幻想着世嘉丽与身边她的重合之处。
几个月后,他再次在飞机上巧遇她,让他有种缘份妙不可言的感觉。
只是她坐在前排。
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你出院了?”语音熟稔,仿佛老友的寒暄,带着那么一点强抑的惊喜。。
她转过头来,淡淡的点头,尖削的脸上眼睛比初见时大了些许,长睫毛闪烁如帘幕开合,幽褐的瞳仁中象有一只凤凰盘旋,带着种浴火重生的美,然而目光是清冷的,仿若隔着山与海:“我们认识吗?不过我的病已经好了,恢复的还可以,只要及时吃药便好了,只不过药的副作用很大。”她露出见到陌生人的神色,但还是客气礼貌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
他情不自禁问道:“什么病啊?”
“精神分裂。”

我想表达的是,这是一位已得精神病的女患者,想去脑科医院治病,那里禁网所以只能看书,她想让别人推荐两本书。然后发生的以下故事。

但是文友看到的是这个女孩看了两本书后就得了精神分裂,太可怕。

看文章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意义完全不同。

这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误区,两种角度中看事情很容易产生岐义。

说来可笑,你觉得自己在抛媚眼,人家看到的却是你眼里进了沙,在挤眼睛。

昨天读诗,看到”秦时明月汉时关”,我理解的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但实际注解上却是秦时和汉时的明月及边关。这又产生了多么大的岐义啊。

我相信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这种误区大大的存在。

1000个读者眼里的1000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误区的多元化。

如何使你的文章和读者之间误区减少呢?

我想,首先应该厘清你的思绪,清楚的表达你所要表达的思想。

学数学的时候,有时候明明这个规则已经背的滚瓜乱熟,但是做题的时候,还会错。

一个原理,明明一个写作技能,认为已经学会,但其实还不熟悉,还要多加练习。

这便是很多写作者,觉得写作学习怎么那么难呀,那么受挫呀,写了那么多还是不对路啊。你本身就在错的路上走呀,怎么可能走上康庄?

所以想办法弄清自己写的东西,别人看懂了吗?也是挺重要的一件事。

最重要的还是要用词精准,语义不模糊,就不会产生歧义。

古人写文章,极精准,四个字可以写出一件事,我们还能够看明白,为什么呢?炼字。

精准的苦练词句的准确表达、意图,将是一生自律与写作的重要标杆。

如果文章,要以意象来表达更深刻的思想,就更容易产生误区了,当然有时候产生误区会有一种朦胧的美,让读者有更多的,留白想象余地。

这便是文字的造诣和功力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宅在家里写作,写完了也是自娱自乐,烂在电脑中。

我的老师就说,把你的文章晒出去,是骡子是马,最起码有个人能跟你沟通一下。

现在我体会到这种沟通的好处了,也许文章写的很烂,也许自己是玻璃心,但最起码能知道,自己的文章会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