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巴黎是被“改”出来的
一、巴黎改建的背景
生产力发展→大工业生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国家经济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铁路发展→农村人涌入城市→移民增多→城市问题出现,畸形发展→解决城市问题,拿破仑三世个人意志。
二、巴黎改建的条件
(1)国家统一管理和土地私人占有得到统一。
(2)私人或公共的占有者决定每块土地的使用,行政部门只通过法规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3)街道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基本结构。
(4)城市的扩张使边缘地区受到挤压。
(5)市中心密度过大,缺少价格合理的居住空间。
(6)对早期形成的城市设施进行破坏性拆除。
(7)科学技术和艺术专家之间的专业分化,产品缺乏整体控制。城市尖锐分化成建筑密集的市中心和建筑密度小的郊区。
三、城市问题
1.交通
大部分修建于中世纪的狭窄街道,只适于步行,限制了城市交通,在城市的重要节点之间,在各个独立街区之间,缺乏道路联系。
2.卫生
私搭乱建造成居民区的开敞空间越来越少,中世纪和古典主义时期修建的花园被废弃,很多简易住宅中缺乏空气和光线,缺少散步活动的空间,垃圾堆积,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3.社会和谐
错综复杂且狭窄的街道引发并扩大社会滋事行为,平息滋事成为奥斯曼工程中最为经常的目的之一。
四、改造思想
1.与过去彻底决裂
2.把巴黎想像成一个整体
3.全部翻新
4.追求总体规划
5.公平分配
6.巴洛克+新古典主义
五、改造的三个阶段
1.建设两条道路轴线连接城市的南北东西;
2.开辟林阴大道及主干道,以打开城市空间;
3.将城市税关与城墙之间的地区整合起来。
六、改造内容
1.改建道路结构网,形成新的城市结构
(1)大量公交马车投入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得到改善
(2)宽阔的林阴大道、放射形道路、星形交叉路口
(3)主干道之外增加了人行道和林荫大道
(4)建造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行路
(5)利用斜向道路把原来互相没有关系的道路网联系起来,向次一级系统转换
(6)开辟广场
(7)大尺度的网络体系
2.新建主要基础设施
(1)广场的建设
(2)公共的和私有的供水和排水网络。建造了完善的大规模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改善自来水供应并且增加水压。
(3)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形成林荫道。
(4)开办了出租马车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
(5)3200盏瓦斯灯照明街道
(6)道路旁设置了路灯柱、公共厕所、长椅、遮蓬、凉亭、垃圾箱、喷泉式饮水器等。
(7)建设了大量的桥梁,联通城区
3..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
(1)市中心建设中央大菜场,可供应全城居民
(2)建设了一些学校、医院、大学教学楼、兵营、监狱、公园等附属的非生产性建筑,为社区服务。
(3)一些独立设施的服务范围辐射到全省或者全市区,而其他则均匀分布,服务于街区
(4)娱乐设施的建设(歌剧院)混合功能。
(5)社区医院
4.公共空间——城市绿肺
5.采用新的城市行政结构
(1)从管理层次上变革。同时,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2)从核心向外螺旋式划分20个区。
6.美化巴黎城市面貌
(1)对道路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街道宽高比1:1。接到宽度18米。
(2)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
(3)把东西郊区绿化面积扩展至市中心,建设了滨河绿地和花园式林荫大道。
(4)将道路、广场、绿地、水面、林荫带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完整统一体。
(5)住宅改造,多样统一。奥斯曼式住宅。
七、巴黎改建的积极方面
1.使巴黎由中世纪浪漫小镇变成国际化大都市
2.建立新的城市结构和道路交通体系,加速了商品流通
3.第一次将几何对称的理念带入城市规划中
4.注重对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研究与调查方法的开创者。
5.广场成为交通空间
6.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和管理体系
7. 尊重巴黎的历史,被放在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之前,而这个新的体系正是传统大轴线的继续
8.公共空间的建设
9.地下系统
10.提供的大量工作岗位,巩固了统治;转化利用剩余资本,化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
11.而铁路系统的中心安置于巴黎(六条铁路在此汇聚),巴黎也因此成为法国乃至欧洲首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中心
八、巴黎改建的局限性
(1)未能解决城市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贫民窟问题。
(2)对因国内和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也未得到解决。
(3)改建中的急剧扩张,使城市道路交通、城市景观等方面难免出现矛盾、混乱的一面。
(4)几乎推倒了所有的居住区,城市多样性损毁,两极分化严重。大规模拆除重建导致的结果是社会结构遭到毁灭性破坏,大批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和小业主被赶到完全没有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恶劣的郊区去居住。历史的延续性被破坏。
(5)大面积拆除了巴黎的摇篮———西堤岛
(6)季节性的失业,便捷的交通使得巴黎的劳动力市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更加零碎化,劳动结构重置,并且使得政治观念的传播更加难以控制
(7)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公共空间与市民生活脱离,为少数人享用。
(8)立面无区别,巨大的街道尺度使个性消失。
九、巴黎改建对世界城市的影响和启示
(1)许多城市采用巴黎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对其已有的城市进行旧城改造。这些新兴的城市采用大轴线的规划理念,中间串以广场,设置城市公园绿地等。巴黎的经典改造给予了借鉴意义,利用古老的、或较新的纪念性建筑物作为新街道在视觉上的联系点,街道按照规律而通向重要的广场
(2)其构图轴线同城市原有建筑群轴线相互交织,形成很多对景和借景,丰富了城市面貌。
(3)为了处理排水问题,在总平面上加入了竖向标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一个城市的所有地理信息集中在一张图上,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个独项考虑。
(4)所谓的现代并非仅仅外表的翻新和时尚,而是整个城市结构及设施的进步。
(5)在各个层次对建筑文脉的考虑。在奥斯曼的城市规划中,没有飞地,没有无价值空间,也没有孤立的建筑语言。城市设施的分配总是依照地区和特殊环境的要求,任何一次拆除,都与现实或潜在的环境相关联。所有的工程都是在安排“舞台布景”这样一种概念下进行思考。
(6)旧城区至今没有出现过为了拓宽或新修道路被迫拆除古建筑的情况,至今还能适应现代汽车多,人口流量大的问题。要有足够超前的眼光和城市未来发展的控制力。
(7)旧城改造巴黎采取了城区外建新城的做法,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位扩展,老城与新城之间通过RER(城市快速铁)连接,并完善了城际高速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