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古文笔记--谏逐客书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4人  d477f1fabd2f

 

古文笔记--谏逐客书

  事情的开端是在战国末年,秦国的铁骑即将东出函谷关,踏取扫六合并天下的宏图。沿着黄河东进,首先碰到的是韩国,搜一下战国地图就一目了然了。韩王很有危机感,知道大难将要临头了,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叫疲秦之计,就是派出那个著名的叫郑国的韩国人去秦国修郑国渠,想劳其民伤其财,借此短期内拖住秦国,换几年喘息。

  然而韩王显然太短视了,在那个铁器普及之初,人们靠地吃饭的年代,水利是国家的命脉,也算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加之郑国确实也很认真地在修,因此这项工程势必为秦国添翼,用后面李斯的话说就是“借寇兵而赍盗粮”。果不其然,后来韩国的心思被嬴政发现了,但嬴政没有停止郑国渠的修建。完工后,秦国疆域内北有郑国渠,南有都江堰,遂得天府之国美名。郑国渠建成十五年后,秦统一了天下。

  秦王逐客的事就出在嬴政发现郑国渠的真正意图后,加上前阵子大权在握的吕不韦也出了一档子事,顿时觉得国家深陷间谍危机中,这时一些大臣向秦王提建议,“请一切逐客”,将六国的客卿都驱逐出境。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之令,那个著名的现在还没有当上丞相的楚国国籍的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子了,李斯为了保住一个饭碗,写了这篇公文,就叫谏逐客书,最终也成功地说动了秦王,当上了丞相。文章写得非常清晰,推理的思路明了,第一段讲秦的几位先王任用了怎样怎样厉害的六国能人,第二段讲秦王您用着怎样怎样好玩的六国奢侈品,都是顺着嬴政的心意在讲,知道他不可能反对先王,也不会嫌弃自己的玩好或美人。

  中国的古文特别适合大段的排比,这种排比让举例论证变得特别方便,而且字数简洁而统一,所以很容易形成一个意群,不会因为例子来自天南地北就使得句子支离破碎行文曲折复杂,反而让整团的论述更有力量。其实中国的古文很适合哲学论证,特别是逻辑论证,因为文字很简短,又成一个很完备的体系,所以可以出现孟子,荀子,他们用理性来论证哲学结论,形成独特的体系,他们的文章就像巴赫的重奏一样富有层次和条理。还有名家那帮人,比如说白马非马的公孙龙等等,已经可以称作逻辑学家,他们的文章就像数学推演一样简洁而美丽。这比西方的近代哲学早了两千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这是李斯这时的想法,但多年后他主持焚书坑儒,大行严刑峻法,或是排挤韩非并将他迫害致死时,似乎已经抛却这样的胸怀了。

  但不论他个人,秦朝的法律也不是一开始就那样无道的,起初秦律给了地方充分的自由,对人民也很好,嬴政将六国儒士奉为座上宾,甚至他们当面嘲笑自己被泰山的大雨淋成落汤鸡这样的事情也忍了,可以说一个帝王对亡国之臣如此待遇已经仁义尽致,最后实在过不下去了才撕破脸一顿坑杀,而作为帝王,嬴政本不必忍,也不该忍。秦朝对六国人的态度变化就像李斯一样,先是敞开胸怀,然后是隐忍,最后忍无可忍,用极端的手段让一切归零。这种胸怀是帝国之象,王者之德,一个初次君临天下的帝王不可能希望自己的土地里乱哄哄的。这种忍无可忍却是一个人的不成熟,一个帝国的不成熟,一个时代的不成熟。

  秦朝连绵不断的边患和起义,还有末年六国旧势力的迅速复燃,很大的原因是秦朝的命实在太短,一套全新的统治秩序还没成功度过磨合期,整个天下还不适应只有一个人,一个国在这样操纵一切。短短十几年,六国人当然还觉得自己是六国人,秦王当然还觉得这是一群有待驯化的异族,这不止是一个谁怎么去爱谁的问题,更是一个为什么要爱的问题。几百年过去,这套系统运转正常之后,王朝更替来更替去就很轻车熟路了,大家都渐渐有了默契。

  在这一切之前,秦朝的烟花一现,是必经的朦胧。从逐客令到求贤诏,便是历史的答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