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极简生活婚姻育儿

“不以占有为目的的拥有”——2018蚂蚁搬家碎碎念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155人  静若无心

搬家已经一个礼拜了。偶尔会有 “找东西”的情形,这是我们“曾”搬过家的唯一痕迹。

01

按说住到一个新的地方,上班、买菜、散步的环境都全然不同,应该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才对。

然而,非也,我竟然像住过来很多年一样,熟门熟路,怡然自得。

每晚酣然入眠,只要是床,别人家的席梦思也一样。

早起依旧晨跑,跑道虽然有变化,但本来也从无固定场地,哪里不是跑步呢!

人还没到,快递早就送到,门口的丰巢,比以前更方便。

报纸是早两天就换到新址的;无线网络也是秒迁,爱微信聊天的老人家走进新址,手机上就开始吵闹起来,WIFI密码都不需要,老人被这无缝衔接惊吓到。

02

这是我连续第3年搬家,每次都是在六月底七月初。在可以预见的明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得再搬。

在此之前,是三五年搬一次,也没少折腾。

频繁搬家如此,只好用“孟母三迁”之类的话自我安慰。不过,我内心应该有一个真实的想法:在一个地方住了一段时间,真的挺厌倦的!无论如何,能换个地方住确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这想法肯定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也难怪,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衣服被褥搬来搬去的样子,确实是兵荒马乱、颠沛流离即视感。

就是这么一包包

好在我真的习惯了。“变化”和“改变”,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它都会翩然而至,除了张开双臂去迎接它,别无它法。“不确定”成为生活关键词,计划何止赶不上变化,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一纸空文。这未必好,也未必坏,但更为接近真相。

03

搬家本身,枯燥劳累疲惫。

没请搬场,全程自己来。两个人,四只手,四条腿,三楼下来,五楼上去,真正的蚂蚁式搬家。

东西本来以为很少,一搬起来,吓死人。

我对搬家的理解就是一个房子的一个个抽屉搬到另一个房子的一个个抽屉里。

所以两个重要环节少不得——这个抽屉里的所有东西塞进一个袋子里,然后在那边再打开这个袋子,有所整理地塞到那边的某个抽屉里安置好。

到底打了多少个包,统计不出了;没有专门的打包袋,都是家里现成的,大大小小各种无纺布袋子,跑步活动赠送的双肩布袋,六七个书包,三个行李箱什么的,看见什么就用什么装。

这样的,八次运完

东西新居里倒腾出来,包包们再重新拿回旧屋装一波,反反复复。

劳动强度并不大。健身房肩推、负重深蹲或者负重箭步走也就这强度吧。马拉松也就这强度吧。

但还是疲惫,很疲惫。倒不是怀疑人生,而是忽然明白盘附在我生活中的东西太多了。

和以前一样的感受——去年搬过来的百分之七八十的东西,仍然是一年未动,一年真的没用一次没碰一次。

都说放在那里或许有用,但铁铁的事实是:一年时间,从头到尾,放在那里它就是没发挥出任何作用!

04

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断舍离的拥趸者。

有次看到位朋友展示他二十多年前去各地出差的一张张火车票票根;我不以为然,认为他被一堆堆旧纸片淹没,好可怜,再也走不出来了。

同事们每年都买生肖邮票套票,隔三岔五去银行预约、排队买这币那币,有说是爱好,有说是投资,我只想到“摆放”问题。

微信群刚盛时,群落遍地开花,同学聚会此起彼伏,规模有大有小,理由各种各样,大江南北,男男女女。倾听内心声音,稍有抗拒,坚拒不往。

我确实以为自己就是断舍离的践行者。

可是一搬家,立刻原形毕露。

我希望家里显得空空荡荡,其实只不过是“显得”而已。更多用不着的东西不过是塞到抽屉看不到而已。

我以为一言不合就割袍断交,能够显示我人际关系中的断舍离,可是午夜梦回,想想可能“灵活”比“老死不相往来” 更有智慧也更加勇敢。

05

人为物累,心为行役,千万不可做这样的人!

搬家、整理那两天,在繁忙的劳作中,在一件件物品一一经手之后,我也越来越清醒,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我离轻装上阵的距离还很远很远。

从7月1日入新居开始,专备笔记记录断舍里过程。一年之后,争取伴随身边的都是用得上的而且极其挚爱物品。

人为过客,凡事皆为体验,把握当下,专心投入,身心合一,体味咂摸,这是头等重要的事。余者可有可无,留下痕迹与否,不必放在心上。

继续奉行蚂蚁搬家。不用刻意准备,生活节奏几乎不断不乱。这次搬家,周六早饭午饭都是在旧屋吃的,上午11点孩子的乐器老师照常上门授课,晚饭我们已经在新居开吃了。

继续奉行蚂蚁搬家,边搬边整理,既是整理物品,也是整理生活和思想。

衣服只能以当下喜不喜欢、当下舒不舒服为唯一标准,不以购买价格、新旧程度、纪念意义等为标准留弃。

纸质书籍须殚精竭虑,或阅读,或送人,或处理。除了工具书和“肯定会再看” 的情况,一切以 “退休”以后看,以“给孩子看” 为理由留下纸质书的,都是耍流氓。

不以占有为目的的拥有,这就是我想过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