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7田老师谈学习

2018-07-27  本文已影响11人  Ivysnow

真正掌握一个东西最好的方式是在输入的时候尽量多的建立联系(这里的联系的可以是原有的知识、经验、感觉),多维度的关联后才能保证既学的进去又能在用到的时候取出来。

比如我在努力的记下图的内容的时候。
看了横向的表里关系,因为对某些脏腑的表里关系已经记住了,可以提示我。
再看手和足,手有三阳和三阴,足也有三阳三阴。
在看开合枢。虽然三阴经的枢在少阴在下面,但是三阳经的开合枢少阳在中间,很容易的记住了外侧(表)的脏腑。
然后通过前中后位置的关系记住脏腑名称。

image.png

¥¥这个建立连接的过程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仅靠阅读还不够,你还需要去干活、解决问题。

¥¥具体的做法就是要找到机会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用一用,经过几次的使用,才能对这些知识有真正的体会。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这些知识才算得上是你的知识。

$$我考虑,把上面的表背下来后,在行文中如果看到,就要联想一下这个到底是什么。书中可能不会说的太全,比如它会说,太阴,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手太阴是什么,手太阴肺经,那足太阴呢,根据位置对应关系,足太阴是脾经。这样回忆,与表格建立关系。

这里涉及到分类分组、概念化、层级化、图像化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有元认知能力就可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适时改进。引用田老师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faLt8R36ZrO6XMTBS82_0A

步骤1:知识在大脑里的组织

¥¥1、分类分组

多维度,理解的维度越多,未来可提取的机会越多,但这个维度依赖于你之前的知识积累,这也就说明为什么知识越多的人学的越快,高手与新手看同样一个“新东西”,他可以很快掌握的原因;

$$确实是这样的,比如每天我会给家里的小朋友听中医的故事。后来宝宝给我总结出来一个套路。每个医生都会经历,1、亲人或者朋友被庸医治死。2)学医,通过看书或者跟随老师。3)学完医不敢行医,经历一场瘟疫开始行医。4)行医,成为神医。这个就是在他脑子里的分类,分组。所以,听故事刚开始听他就知道,要到第几集才是才最想听的医案。
几乎每个大国医都会通过读书来学医,故事里提到的书基本都是中医经典,比如《黄帝内经》。在跟家人聊天的时候,提到神医,宝宝能说出好几个,而且不包含喜来乐。我可以认为宝宝有这些知识打底,接触相关的内容,就能很快掌握。

¥¥2、摘要、大纲化

用你的语言表述出来,各种文本和表达方式不一定适合你的背景和习惯,将看到的内容用你的语言和理解表达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同时,通过摘要和大纲是简化的过程。

$$只有理解了,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个转化过程有时候还挺困难的,这里田老师指出了摘要和大纲,貌似是个不错的方法。其实可以在读完一段文字后,总结、概括,看看作者主要说了什么,有时候我会标出底色,来突出这段内容的结构,也可能添加批注。

¥¥3、层级化

这个内容表述的知识在你的知识体系里面处于什么层级,当然这有个前提是你脑袋里已经有相应的层级。举个例子说,我看到一个讲互联网社区运营方法的文章,我可能会将它归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社区--知识社区运营策略下面,也可能会归到更大的KM运营策略的部分。

层级化也涉及到维度,你也可以将其多维度的层级考虑进去。

$$此部分没有实践过,没什么感触。不过看了文中的例子,好像理解了一点,就是将文章的层次结构分清楚。

¥¥4、概念化-概念树

概念化则更抽象,关于这块可以看看这个文章用概念能力进行深度思考,这个角度更多是从的角度入手的,便于深入的掌握。

$$此部分没有实践过,没什么感触。看了文中的例子好像明白了点,概念化和概念树就是从文中找到一个点,然后联想。比如文中到了雪,那我可以联想雨、风、雾等。

步骤2:基于理解的记忆、助记

¥¥理解和记忆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能提取出这些知识来应用。所以适当的重复是必须和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你去思考并与你之前的背景知识建立连接,找寻尽量多的可用的线索,再进行必要的重复。

$$ 田老师说适当的重复是必须的。其实,我自己在学东西时,是非常不喜欢重复的。后来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发现必须要重复,等到重复的次数多了,水到渠成。也是源于不厌其烦的重复,现在的我能看懂英文的动画片。

步骤3:知识的可视化、图形化

¥¥大脑除了可以记忆文字,对图像和图形更敏感。对于一部分内容,可以进行可视化的想象与设计,这样子更容易吸收。

$$此观点正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