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赏析】
2019-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Jooohnnny
1、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诗二首赏析】
译文
1、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 死后何必将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2、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已经与故乡阔别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铁鞭。 因为有这么多敢为自己伟大理想而去牺牲的人,敢去改变旧的日月换新的天地。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创作背景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1959年6月25日傍晚,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家乡韶山,逗留到27日午后离开。毛泽东在这次返乡,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使人民非常激动欢乐,这两天成了韶山真正的节日。当晚深夜,毛泽东写下了这首《到韶山》
之所以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是因为前一首作于第一次离乡,后一首写于多年后的归乡,二诗既同韵又同为七言,虽相隔七七四十九年,但豪迈之情一脉相承,丝毫未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