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走在微处停一停——《人琴俱亡》教学偶得

2016-11-01  本文已影响8人  豫园草

       在教学《人琴俱亡》的时候,有一句“取子敬琴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有的将此句里的“取”解释为“取下”,有的解释为“取出”,也有的解释为“取来”。

       到底哪个解释好呢?

       我没有让学生着急回答,先让大家结合生活经验与常识把每个词都来感受了一下。结果大家也就基本上对每个词的用法有了自己的认识了。

       首先说“取下”。这个词适用于把位于高处的某种物体拿下来,琴一般是在高处挂着,可以考虑用此词。再说“取出”,用这一个词体现物体,如文里的琴应该是被某个物体遮盖遮挡住,或者是放置在某个封闭的盒子,箱子之类的东西里面,在取过来的时候还稍微有点周折。而“取来”只表现物体被拿过来,是朝着自己的一种行为。

        那么,在文中到底哪种解释好呢?答案似乎明朗了。我就让学生比较着说,如果按照常理,琴经常是在高处悬挂着的。那么,排除不排除琴就一定在高处而非在低处平处放着的情况呢?学生回答不排除。所以,自己再引导学生,说此处最好模糊处理一下,这样会更准确一些,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一些。如果非得要解释成为“取下”或者“取出”,看上去解释得非常具体一些,但有可能会违背生活的真实。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需要解释得具体明白,有时又需要解释得概括模糊,这当然要视生活实际情况而论,不能一刀切。

        像《人琴俱亡》此句里的“取”字,在解释上我认为还是模糊处理一下,采用“取来”好一些,不知读者朋友意下如何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