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的失败
公元200年,当袁绍和许昌朝廷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形势非常紧张的时候,大军阀刘表同样陷入了困境当中,他左右为难,不知道要支持谁。
当时有人劝刘表,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表个态,站个队,在许昌朝廷和袁绍两者之间,到底支持谁,态度要明朗。甚至有人认为,刘表的倒向,可能会最终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而刘表左右权衡后,选择了中立,他谁都不想得罪,最后却两面都得罪了。
刘表的实力
汉献帝登上皇位前,刘表就已经是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了,统治着长江中游,也就是今天湖北这一带。
后来天下大乱,群雄之间互相兼并,刘表的势力往南拓展,攻破长沙,占据了湖南地区。随后又向南渗透到今天的广东、广西地区,号称“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他能在自己统治境内调动十余万军队,实力相当雄厚。
更为关键的是,刘表统治区域北端的触角,已经达到了许昌南面不远的地方。如果许昌和袁绍开战,刘表正好踩住中央政府的尾巴。
所以在当时形势下,许昌朝廷和袁绍都要拉拢刘表。袁绍希望刘表配合自己袭击许昌,这样提高下降。
许昌朝廷当然不希望出现这一幕,也要设法笼络刘表。从这些情况来看,如果刘表在这两者之间有所倾向的话,的确可以影响到战争的结局。
当时就有人对刘表说:“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在两雄相持的情况下,刘表偏向哪边,哪边胜算就大。
刘表的态度
面对袁绍的邀请,史书记载:“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刘表口头上答应帮助袁绍,事实上并没有派遣军队支援袁绍。
但他也不去帮助曹操。
刘表采取中立态度,谁都不帮,但也不打算坐山观虎斗,企图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仅仅是想守住自己的地盘,并没有趁机争夺天下的长远考虑。
刘表的这个态度遭到了身边很多谋士的反对。
他们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定要有态度。要么有所作为,积极准备,等待他们双方实力耗尽的时候去收官。如果不想树立这么大的野心,那也可以,但必须在许昌朝廷和袁绍之间选择一个支持对象。千万不能既没有自己的全盘计划,又在两者之间保持中立。甚至有谋士认为,具体选择支持谁是次要的,但一定不能中立。
荆州谋士批评刘表说:“拥甲十万,坐观成败,求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肯归。此两怨必集于将军,恐不得中立矣!”这个分析非常犀利。刘表的中立,看上去是双方谁都不得罪,但其实是把双方都得罪了。
袁绍向他求援,他不派军队,袁绍不恨他吗?曹操代表许昌朝廷出征,肩负着保卫汉献帝和保卫中央政权的使命,刘表也不帮。那汉献帝和许昌朝廷的大臣们对他难道会没看法?
所以刘表的中立不仅不会赢得任何一方的好感,反而是把两方面都得罪了。等他们双方决出胜负,不管赢的是谁,都会调转枪头对付刘表。
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刘表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中立态度,的确是个下策。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挥师南下,兵锋直指荆州,之后又发生了赤壁之战,荆州被孙权、刘备瓜分,当初实力强大的刘表势力集团也就不复存在了。
刘表的失败
为什么刘表有实力最后却以失败收场?
很多人在分析刘表集团为什么覆灭的时候,就会追溯到当初刘表在官渡之战中的错误决策,认为荆州势力集团退出历史舞台,和刘表的这个决策有着直接联系。事实如此吗?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分析原因。
实际上是由汉献帝、袁绍、刘表之间关系决定了刘表最后的结局。
史书上说:“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汉献帝在许昌重建中央政权之后,刘表表面上向汉献帝进贡,表示臣服,暗地里却和袁绍互通消息。
刘表之所以会倾向袁绍,是因为受过何进的提拔“辟大将军何进掾”。董卓废掉了何进的外甥(刘辩),才把汉献帝扶上位,由于何进的关系,刘表很可能在感情上对汉献帝有抵触。
其次,在天下大乱之前,袁绍与何进是合作关系,共同策划了灭室官。刘表作为何进曾经的下属,就当时形势而言,袁绍是友,汉献帝是敌。
但刘表的这个立场,也给他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刘表对汉献帝的态度,使得原本团结的荆州集团内部开始分化。之前刘表治理荆州是非常有效的,手下也聚集了一大批能人。
但在汉献帝和袁绍之间应该倾向于谁的问题上,刘表手下很多重要僚属,和他产生了严重分歧。
刘表倾向于袁绍,他的很多重要僚属却认为应该倾向汉献帝,因为汉献帝代表国家正统,倾向汉献帝具有政治立场正确性。
当刘表不想臣服于汉献帝的态度表露出来以后,马上有重要谋士表示和刘表道不同不相为谋,隐退或另去投奔他人,刘表失去了自己的智囊团。没有了确的决策支持,刘表的路越走越窄,最终刘表集团分崩离析,以灭亡收场。
这是荆州势力集团必然走向失败的潜在原因,也是重要原因。
结论:
在群雄当中,刘表的心态是最为微妙的,既不愿意真心认同汉献帝,却又要在表面维持君臣名分,不敢公开撕破脸皮。
刘表是骑墙派的代表,正是这种骑墙、矛盾的心态,使得刘表这样精明、能干的人,进退失据,最终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