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高要求,毁了整个家庭
一个家庭的衰败兴许还犯不上外人来插手,说不定就像白蚁溃堤那样从内部瓦解。
我们早就能从爸妈嘴里的“这都是为了你好”中听出强烈的压制与强迫,而回口一句“我不需要你管”却暗示着我们对于问题的逃避与躲藏。
为什么亲密的家人会恶语相向?为什么看似和平的夫妻实际矛盾重重?
这不仅是中国式家庭的危机,当然也是全球家庭的通病。
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奥古斯都·纳皮尔,和他的老师卡尔·惠特克共同撰写了《热锅上的家庭》。他们站在家庭治疗师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布莱斯一家从最初的分崩离析,到积极配合心理治疗,最后找回自我,重获新生的故事。
虽然只有这一个案例,但作者借此揭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提出了家庭中根深蒂固的制约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问题。
并用写小说的方式记录下来。虽然涉及到许多心理学上的概念,但读起来并不觉得晦涩难懂,反倒有点像在看悬疑剧,父亲-母亲-儿女-祖父母之间的关系层层相扣,高潮连连。适合每一位对自身家庭状况感到焦头烂额的人阅读。
01
丈夫大卫是某律师事务所的金牌律师;妻子卡罗琳是全职太太。大女儿正处青春期,不太服从管教,她妈妈经常跟其吵架,女儿甚至离家出走,并有自杀倾向。
争吵、尖叫、哭泣,是这个家庭的日常主题。
也许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女儿的问题,但随着治疗的深入,它主要归因于大卫和卡罗琳早已出现裂痕的婚姻。
大卫希望卡罗琳能帮助他从强迫性的工作中解脱,卡罗琳则希望大卫能多陪陪自己、管管家事、带带孩子。他们自以为很清楚对方的情况,大加讨论,但实际上帮不上什么忙。
大卫不可能辞去工作,那样全家就失去经济来源;卡罗琳不懂法律也没法帮大卫分担工作,反倒是抓住女儿叛逆的性子来借此表达对对方的不满。
也许我们对于婚姻中的另一半,真的要求太高。
02
一方有需求,一方就会提供帮助。
它能分担配偶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和担子,促进夫妻感情。试想一下,如果下班回家看到对方对你嘘寒问暖,帮你揉肩捶背,倾听你对工作的吐槽,你一定会感觉很幸福。
但我们对于婚姻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一直把对方看作是心中的理想典范,期望对方可以在我们担惊受怕时提供图腾式的安全感,能够解决我们成长历程上遇到的所有困难。
虽然刚开始会提出小的要求,诸如倾述工作上的烦心事,可既然小的帮助很受用,何不要求更多?这就会滋生出大问题。
当对方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帮我解决我和我父母的关系”、“帮我选择工作”之类,一旦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要求就会变成压力。因为我们害怕不能满足对方的需求,从而逐渐拉开彼此的距离。
有趣的是,我们又会对彼此退缩的态度感到惊慌,开始暗示对方,如:“请不要让我失望!我父母就像你这样,我可受不了”、“你做不到,是不是不爱我了?”
但彼此的距离依然如故,于是恳求很快转变成愤怒,我们就会把目光转移到一个“替代品”上,比如工作、孩子、朋友、情人。
典型的就像丈夫来个两耳不闻家中事,一心只做手中活。妻子要么在家务中生闷气,要么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更甚者,直接出轨。
可这么做不过是想让对方嫉妒,并试图证明我们在某事或某人上找到了支持感,这也是我们想在对方身上获得的。
但对方因没能力帮助而无动于衷,我们又会变得更加气愤和纠缠,并陷入指责和攻击中。
假如一段感情只剩下争吵,那它注定走不远。我们真的想帮助对方,可实在是爱莫能助。
03
想起日剧《Dr 伦太郎》中的一句话:“既然努力到了极限就别努力了吧”。
就算我们非常努力地想把对方打造成我们心目中的样子,但没有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接受能力,不仅给对方巨大的压力,自己也要受气,两败俱伤。
有个词叫“物极必反”,螺丝拧的再紧,也会有断掉的风险。试着把自己的高要求放低一点,给对方一些喘息的空间,让对方充分感受到亲情和温情,而不是一味的压榨和索取。
婚姻从来就不是对方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家庭也是,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相互配合。
在作者看来,隐藏在家庭中的危机,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有能力解决。
就像书中写的:
一旦人与人更懂得彼此善待,生命的潜能就会不断激发,家庭也会成为人类成长中最富创造力的场所。
这就是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向我们传达的每一个和睦家庭背后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