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底 记忆更牢

2023-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继续啃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今天来到第9节《“两个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两个“教学大纲”分别指的是必须学会并记住的材料课外阅读以及其他知识来源

重点内容摘录如下:

1.阅读应和学习紧密联系,阅读能帮助记忆,打好记忆所必须的智力底子。
2.实际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础,仅仅是开始,怎样记住知识不忘记,才是问题的继续。
3.某一个阶段孩子所学习的概念越复杂,学生需要读的书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
4.孩子们对周围世界不明白的事情越多,想知道的愿望越明显,接受知识时的敏感性就越强。

我们平时关注的教学大纲有一套,网由学科特点决定。比如《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这样描述语文学科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该科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是对语文学科很专业、很高大上的描述。

一、

很多时候若不能打通孩子们学习和教育教学的任督二脉,很有可能仅仅站在本学科的立场和角度,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孩子成长的某一阶段、所接受的某些学科都是成长这棵参天大树的部分枝干乃至叶片,能跳出局外看待全局,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最理想的育人环境、成长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最伟大的教育家,站位显然与众不同,他在本节中提出两个教学大纲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核心目标指向阅读。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不只是在这一节中,下一节关于如何做“困难”学生的工作,核心要义依然指的是阅读,扩大阅读范围。

其实,困扰孩子们学习效果难以提高的,导致教师时间总是不够的,都是学生学习有太多困难,孩子们疲于应付,老师总在填坑灭火,哪有更多闲暇的精力和富裕的时间?

所以,最该做的是在源头植树造林,而非在中游或下游抗洪救灾。

二、

学生的实际能力是获取知识的根基,但这也只是开始,如何能记得牢、记得准,这才跑赢学习“马拉松”的“久久为功”。

就像数学的九九乘法口诀,让机械记忆处在巅峰时刻的小孩儿背下来,根本就是小菜一碟,经常性的复习、在游戏玩乐情境下的夯基,才更有利于孩子把建造数学高楼的根基扎得更稳更牢。

就像语文的认读识字,单单靠课本后边的一二类识字表,幼儿能基本上完成任务,若要扩大识字量,利用低龄期或者低年级段的大把空闲时间进行海量阅读,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则非得通过趣味活动、亲子师生共读等多种方法,把孩子们爱上读书的底子扎稳扎牢——用书香来润泽家庭和教室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需记住的材料越复杂,概念、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底子就会越厚实。为了牢固的记住公式、规则、结论和其他概括,学生应该阅读和思考与之相关的更多的材料,因为这一类的材料性阅读更有利于帮助孩子们记忆,有利于建立学习和记录材料所必需的万丈高楼平地起。

等到发现问题或者遇到必须夯基的知识出现断层再去补漏洞,无疑是背篙撵船,事倍功半,自然出力不讨好。

这就需要为人师(父母)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替孩子预设、准备好足够的外围阅读材料,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盯着分数或者试卷揠苗助长。

“广囤粮,心不慌”放在教育的起始阶段(乃至任何阶段)同样适应。

《成长的边界》这本书中就谈到“想灵活地掌握知识,必须要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学习,这种方法被称为交叉练习。它被证实可以提高归纳、推理能力。

两套学习大纲其实就是让教师教会孩子(包括自己)具备“两条腿走路”的能力。很显然,海量阅读“这条腿”会带着我们走向更宽广、更纵深的人生大道。

想到这里,我就很庆幸儿子能遇到带着孩子们海量阅读的高老师,她身先士卒,在教室领着孩子们读各种各样的绘本故事、童话书,在学习小群里营造孩子们不甘落后的读书氛围,短短一个学期,我那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识字量飞速提升,现在基本上可以独立自主阅读了,这还是肉眼可见的进步,未来的“久久为功”必定会慢慢显现。

昨天带着孩子去医院看望外婆,小家伙就从外公外婆身份证上面灵敏地捕捉到二老的年龄差,他的细致体察能力引得旁边一众人的连连夸赞。这,不就是海量阅读和交叉练习的好处么。

三,

只有阅读才能打开孩子认知世界的大门,好奇心和兴趣会纷至沓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本节中谈到:孩子所学习的概念越复杂,学生需要读的书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这足以告诉我们,兴趣和趣味一定是打开孩子“学习味蕾”的不二法宝。单纯的填鸭式授课和喋喋不休的说教,不止是孩子们不感兴趣,连成年人都受不了。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周围世界不明白的事情越多,想知道的愿望越明显,接受知识时的敏感性就越强

一个人涉猎的知识越多,才有可能接触到已知区间外更大的“圆”。通往更广阔的知识、更高的站位、更纵深的视野的桥梁,肯定是兴趣和好奇心(求知欲)。

为何孩子幼儿期会有层出不穷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何走入学校之后这种好奇心一点一点消失?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软环境是不是需要提升?

我现在依然记得十几年前《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伶伶俐俐的进来,痴痴呆呆的出去……

这句话是一位教育资深研究者兼母亲在给孩子进学校和毕业出学校做对比后,最痛心疾首的一句诘问,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现状又有多少改观呢?

教育兴亡,匹夫有责。

到达远方,需要做好当下,更需要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从经典教育著作中汲取做好当下的养料,先改变自己,再影响他人。

阅读打底,记忆更牢。

为孩子,也为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