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做喜欢的事,过想要的生活,爱自己

“不要把自己搞的这么分裂!”

2016-10-22  本文已影响14人  顽童小逗豆

好几年了,不时听说,人类学就是文化相对论。每次,我总想说,对,没错,但不止这样。

有时一个没忍住,不顾场合,谈起内外交织,投入抽离。文化相对论是人类学的内部视角,但只是一只脚,还有第二只,外部视角,两脚之上还有身体,内外的交织点。

火候不足,未能几句话说清,反让人迷糊,还不如直接说文化相对论。

有人建议,“不要把自己搞得这么分裂!”

我也觉得自己过于较真了,为什么不能接受别人原来的样子,非要说事情不是这样。真不是这样,自己做就好了。

人类学的田野,要求我们既在社区内,又不在内,既是自己也不是自己。当地人的内部视角与外来人的外部视角交织演变,人类学家投入而抽离。做得好,在自己身上看见别人,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做不好,精神分裂。

智慧与精分,一步之隔。

内外交织中,深刻与新鲜并存。深刻需要理性思考,新鲜需感性投入。列维-斯特劳斯在《看·听·读》末篇总结道,千年历史中,人类激情交融,衍生绚烂生命。时间永恒,不为爱恨添枝加叶而随意抹去几十个世纪的历史,也不在人性上强加外物。古往今来,人既复杂又统一,绚烂多彩,却也不动如山。

如果理性感性分离,新鲜感一过,吸引力就没了。每学期第一节课,我都讲到教师是矿工的寓言,多次下来,我慢慢发现,相比地底的珍宝,人们似乎更在乎挖矿的冒险日志,期待故事讲完,他们也挖到了珍宝。

故事讲完,珍宝还在地底。人们最后看一眼矿洞,仿佛感叹“此宝与我无缘,留待有缘”。走人。

如果三言两语的效果是停一下,然后走人,我可能要想想,再多几句话。

或者,言多无益,不说也罢。反正,人类学家是有点纠结而神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