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民广场简友广场

古人“名讳”何其多

2024-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妙不柯言

国学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建立起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改造,生活中的诸多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

“名讳”作为中国礼仪文化中一种特殊礼俗,具有严格的要求。人们必须无条件做到对于王者的名字避讳,对于天下的贤能者避讳,对于自家长辈的避讳。时刻严格警醒自己,不得直接说出或写出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名讳”最初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的避讳作为社会的整体意志,要求不得直呼君主或尊长的名讳,但避讳一直都还没有形成整套制度,只是简单要求不出现完全相同的名字即可无须避讳。到了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大秦帝国之后,天下归一,政局巩固,皇权至上,皇帝的名字被要求不得直接称呼,连通了赢政名讳的“正月”也有了“端月”之说。

在那个以封建大家庭为基础的宗族礼法社会,尊长的名字也与君主一样不得轻易书写,必须避开帝王或尊长之名。秦汉之后,皇权和宗法制度日益加强,避讳的要求甚至被明文写进国家法律。到了唐朝,法律就明文规定,凡是直呼皇帝名字的人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所以,稍在言语上有不注意的触犯,轻则遭受驱逐,重则承受刑罚,甚至可能一言就导致诛家灭族的大难。古代的臣民的言论就被如此禁锢。后来,不但对皇帝的名字要避讳,连地方长官、朝廷诸臣的大名也得避讳,不能直呼其名,连同音字也不得提及。“名讳”逐渐就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

由此而产生的名讳的悲剧也不在少数,比较典型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李贺。他才高八斗,少年便才华横溢。只因父名“晋肃”,而“进士”的“进”字与其父的“晋”同音,犯着家讳,便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最终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留下一段段华美的诗文让后世感叹其凄凉。

有趣的是,由这种名称禁讳,我们现在能看到很多名讳字词,而这种名讳字词也让中国文字带上了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名讳字就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因历代流传,而沿用久远。

其中,部分名讳字是产生于古人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如清圣祖康熙帝叫玄烨,清代人便以“元”字代“玄”,以“煜”字代“烨”。还有用同义字或近义字作代替面产生名讳字,如秦始皇赢政时以“端”代“正”,汉高祖刘邦时以“国”代“邦”。巧妙地将名讳字改读也是古人的妙招,

如孔子名丘,奉其为圣的知识人就将“丘”读作“某”的读音。当然,用形似字代替名讳也是古人采取的方式,而将名讳字书写成缺笔画的字也有异曲同工之意。而与故意改写或故意错写相似的做法就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或是将汉字的部件组成拆开成字。甚至还有为名讳而自己将双名删字为单名的简便做法。

当然,也有不按任何根据产生的特殊名讳字词,明太祖朱元立国号为“明”,让“明州”避国讳而改成了“宁波”,这个名讳产生的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