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那些事儿

练瑜伽,要么全做,要么不做,这种心态不可取!

2025-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惰惰的瑜伽笔记

练习阿汤之后,我开始接受身体疼痛或受伤这些情况。当然,我会听取老师的建议,尽量避免受伤的发生,但是疼痛这件事难以逃避。

毕竟,当身体在打开时,也会经历疼痛,那种疼痛虽然可以称之为好的疼痛,但感受并不美丽。

当练习者的身体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时,练习阿汤的过程中,疼痛的发生可能会更为频繁。

直播时,一位练习者表示,自己有强直性脊柱炎,连续练习5天感觉后背痛,询问是不是练过了。Ethan老师的回答如下,供大家参考。

“当面对特定疼痛或受伤时,我建议练习者带着高度觉知去练习。练习者要根据当前的身体状况来调整,不要抱着‘这必须是我人生中最完美的一次练习’的动机,也不要强求达到上周或昨天的练习水平。

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练习可能需要减少练习量,或做体式的变体。总的来说,在练习阿汤的旅程中,做动态练习,并且了解自己能做哪些体式至关重要。

如果练习者抱着"要么全做,要么不做"的心态,认为必须完美完成所有体式、必须不断进步,否则就没有意义,这种想法可能会带来问题。

用正确的方式练习阿汤,会让练习者感觉更好。所谓正确的方式,并没有特别的定义,也不是指完美完成一序列的每一个体式,而是对每个人来说最适合的练习方式。

幸运的是,阿汤练习恰巧符合这个原则,它可以匹配不同练习者的水平,让每位练习者在每个阶段都能进行适合自己的练习。

如果练习者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调整,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会很有帮助,同时也要细心观察身体的反应。

对于特殊的身体状况而言,获得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我绝不是说要通过‘探索自身可能性并尽力实践’这种方法来替代治疗。若是练习者确实存在健康问题,了解身体状况确实很有帮助。

关键在于不要将医学知识变成束缚自我的工具,继而滋生恐惧、限制运动等情况。倘若医生告诉练习者,"不要练习/不能活动/禁止运动",练习者可以多找几位医生进行咨询,不要立即相信这类结论。

练习者需要听取那些理解您诉求的医生的建议,您渴望保持活跃、追求幸福健康、获得强健体魄,您想要体验身体自由的畅快感。

静态休养通常不是促进康复的理想催化剂,像阿汤这样动态的练习才会行之有效。”

在Ethan老师回答的基础上,我想再补充两点。若是练习者身体不适,反应在身体指标上,那时若是医生建议静止不动,最好还是遵循医嘱。

前不久,另一位阿汤老师Boonchu老师的肝脏出现问题,尽管他已经规律练习阿汤20多年,他还是会乖乖听医生的话,全天候在床上休息,这样才方便医生通过数据,观察他身体恢复的情况。

倘若练习者在骨骼层面出现了问题,那么Ethan老师提到的多咨询几位医生的建议,可能会有帮助。

另有一位阿汤老师Shine老师在分享会上提到过他学生的案例,当时他的学生在滑雪中受伤,医生建议做手术,他本来打算停卡,静养休息。老师给出的建议是,保持练习,但是做退阶练习。

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去医院复查时,医生惊讶地发生,他已经无需再做手术了,学生本人也是惊讶不已。

这位学生的身体能恢复,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Shine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他对学生身体的情况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给他指出了适合他的练习方式,这样才促进了他身体的恢复。

希望大家都能在安全练习阿汤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若阿汤这个工具练对了,生活真的会更美好,加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