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2021-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xm秀梅
第十一节 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打卡时间:11月16日-11月17日
打卡内容:
1、教师是如何片面地估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才能?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在教学和教育实践中,“知道”这一概念对许多教师来说意味着会回答问题,就这样,教师就片面地估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才能。
这会导致知识似乎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不相干,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为累赘,讨厌的事情,希望尽快摆脱它。
2、如何理解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句话?
知识是目的:知识只有在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能吸引住思想和激情的兴趣时才谈得上是知识。
知识是手段:知识的积极作用和生命力,是使知识本身不断发展和加深的决定性条件,知识只有在不断加深时才能存在。
3、学生用来掌握知识的工具是什么?如何将它变成一种最主要的创造性工具?
学生用来掌握知识的工具是:学生要使语言生存和活跃在学生意识当中。
方法是:老师应当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创造,借助语言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因而也是认识语言本身的细微差别。
4、本文学习上的灾难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灾难?它的根源何在?
灾难指:学生对语言的冷漠和麻木不仁的态度。
因为语言没有作为一种创造手段占据学生心灵,他们只会熟背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通过需要来表达这种思想,他们就会对语言冷漠,谈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5、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对你的教学有什么启示?
学习上的灾难:学生对语言的冷漠和麻木不仁的态度.
今天午自习的时候给学生讲评期中试卷,到中途时,学生一言不发,也没有集中精力的在那儿听我讲课。我问他们听懂了吗?也没人回答,瞬时觉得学生对我说的话“麻木不仁”我的语言没有占据他们的心灵,,只是要他们记住别人的思想,所以他们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