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随笔散文乡土故事

你在农村儿孙满堂 我在城市犹豫二胎

2018-09-22  本文已影响11人  Eavy

                              01 

姨妈生日那天,侄女们在家庭群里面传来了生日的照片、视频。姨妈生养了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加上孙子(女)重孙子(女),一大家人共33口。在人没有到齐的情况下,也坐了满满的三桌。熟悉的家人、亲切的乡音、美味的家乡菜,大家吃着,喝着,笑着、闹着。

曾几何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身处其中的时候,不觉得那是幸福。如今身在远方,却只有心生嫉妒的份,想一头扎进手机屏幕里去和他们相聚。老寿星还是精神矍铄、满脸慈祥的样子,笑容满面,脸上的每个褶子里都溢出满满的幸福... ...

                                02 

外公外婆原本生育了10个孩子,5个儿子5个女儿,活下来长大的只有4个女儿,其余5个儿子和最小的女儿全部夭折。活下的四姐妹中,姨妈排行老大,下面有三个妹妹,我妈是最小的一个。

四个姐妹除了三姨妈为了能吃饱饭,甘愿去给姨婆家带孩子而拖不进学堂以外,大姨妈小学毕业、二姨妈中专毕业、我妈高中毕业。

在那个到处闹饥荒、重男轻女的时代,外公不仅没有嫌弃她们是女儿,还坚持让她们读书,不得不佩服老人家的远见。

有一点文化,让姨妈不同于同一时代的农村老太太,她能看懂电视屏幕下方的字幕,她能手指着老黄历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来,她会写自己的名字... ...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中日战争正艰苦,姨妈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战火连天的年代。虽说我们那个小地方不是主战场,但也难免受到战火的波及,吃不饱饭是常态。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样吃不饱饭,姨妈经常说,食堂把大米拿来反复洒水蒸,蒸出来的米粒晶莹透亮,里面全是水,毫无营养再加上长期吃不饱,很多人得了水肿病。

我妈就出生在这个时期,大人长期吃不饱没有营养,根本没有奶水,孩子经常饿得哇哇哭。食堂里善良一点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会施舍一口米汤给孩子。周遭的人都劝我外婆,“把孩子扔了吧,大人都活不下去,就不要养孩子了。”靠着姐姐们一人省一口吃的,我妈才得以活下来。

刨野菜,挖树根,吃白土,去牲口粪中捡没有消化的玉米籽,这样的生活在还没有电视之前,我已经听她们讲过很多遍。就算到现在,年轻人只要稍有浪费,那些艰苦岁月的回忆会爬上来,让他们忍不住要念叨。

                                03 

姨妈22岁的时候嫁给了姨爹,姨爹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他们是自由恋爱。但是,婆婆比较刻薄,在那个婆婆当家做主的年代,就算夫妻恩爱,也少不了受婆婆的刁难和冷眼甚至挨打,尤其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

因为骨子里的善良,又或者因为她是自己丈夫的妈,她不计前嫌,在婆婆老了以后,尽心的为她端茶倒水,养老送终。

她温厚、善良、孝顺的品质,在她的6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农村人不会讲大道理,自己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榜样。

现在村里人都说“你命好,孩子个个懂事、孝顺。”说这话的人,话里带几分嫉妒,在姨妈以前为婆婆养老送终的时候,心里就有几分讥笑。笑她年轻的时候被打骂,笑她被打骂以后还那么尽心的给婆婆养老。

                            04 

我出生以后,因为妈妈上班的地方不能带孩子,经常把我塞给姨妈。从婴儿到上小学之前这段时光,有大半是在姨妈家度过的。

她背着我做饭、洗衣、种地,在她背上时间比在我妈身上还多;就算是上了小学以后,放学了也是首先往她家跑;高中、大学寒暑假回去,也会去她的小床上挤一两晚。

小的时候的印象里,她总是坐在门边,一个针线簸箕,里面装满了各种针、线、布..... 手上要么在纳鞋底、要么在缝鞋垫、要么在做衣服。

总之,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家里那么多人的鞋子、衣服,全部是她一针一线的缝出来的。物质匮乏,生活条件拮据,衣服免不了缝缝补补,但都干净整洁。

千层底布鞋尤其难做,她每次用锥子在鞋底上戳洞的时候,都咬紧牙齿,感觉每戳一针都要耗尽她瘦弱身体的全部力气。

生活有些改善后,有一次,姨爹和我爸去爬峨眉山。他看人家旁人都穿的是时兴的“旅游鞋”,再看看自己穿的还是老布鞋。自卑心理作祟,也去店里买了一双,然后把姨妈为他这次出游新做的千层底布鞋,扔进垃圾桶。

走了没多久,后悔了想捡回来,却已不见踪影。回到家,姨妈看他穿了一双新鞋,问他“布鞋呢?”姨爹就简单说一句“扔了。”姨妈生气是必然的,但姨爹这种大男子主义的人,怎么肯低头认错。

气归气,日子还是照样过,姨妈这种性子的人,是不会撒泼大吵的。大不了就是互相不说话,再大的情绪也会消散在为了一家人生计奔波的途中。这也是那一代人,大多数夫妻间的相处模式。

                                05 

我上高中的时候,姨爹查出得了直肠癌,给这个以夫为天的的女人带来的冲击有多大,可想而知。悲伤过后,陪着到处医治,县城、州府、省会……因为姨爹不接受手术,看了无数的中医,找了无数的偏方。

熬了三四年,因为受不了疼痛的折磨,终于肯接受西医治疗,但底线也是不动刀。那个时候癌细胞也扩散了,没有办法动刀。听老家的一个病友说,在我工作城市的某家医院治疗后效果不错,慕名而来。

每天晚上大姐夫在医院陪护姨爹,姨妈到我的出租屋里和我挤一张床。医院到我住的地方,短短两公里,走了几遍姨妈记也不住路。我上班之前把她送到医院,下班以后再去接她。

每天推着自行车,陪她来回的走在那条路上。一边走,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村里的事情,谁家又养了几头猪,谁家的新媳妇又跑了,谁家的孩子又考上了什么学校... ...

她说得最多的话是自己没用,觉得麻烦了我。其实我想说:“比起她背我走过的路,这条短短的路又算的了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有说出口。

后期因为忍受不了疼痛,经常凶姨妈,她总是悄悄抹完眼泪后,依然笑脸给他端茶送饭,擦身子,伺候大小便。

她知道他难受,她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她只恨自己不能分走一些疼痛......

姨爹走的这七八年期间,每次回去,她总是在无意间说出一些,姨爹生前的事情。可能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只是外人不知道,或者她自己也不自知。

                                06 

有了家庭和孩子以后,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两年姨妈总是念叨“再生一个吧!让老大有个伴,以后你老了日子也好过一点。”

我每次都笑着说“再考虑考虑。”不答应她,也不反驳她。我知道,我即将开口说的“城市生活压力大、孩子教育花费多、精力不足、不能为了养育孩子丢失了自己....”

这些所有一切的理由,在她那里都不成立,在她的眼里,现在能吃饱穿暖的日子已经很幸福了,再来个儿女双全就更幸福。

她没办法说服我要二胎,就像我没办法说服她把剩菜倒掉一样。我们生活的年代和社会环境不一样,价值观不同,追求的东西也自然不一样。

那一代人,大半辈子都在追求吃饱穿暖,他们终其一生追求的终点,是我们这一代毫不费力的起点。那一代人,认为儿孙满堂是最大幸福,再苦再累都值得我们这一代人,认为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要注重自我成长,也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但是,不管我们的观念有多么不同,目的都一样,希望我过得更好;不管是在农村享受儿孙满堂的她,还是在城市犹豫二胎的自己,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认真的生活;不管我们相隔多远,心里都牵挂着对方,虽然嘴上从不说“想你了”。

煮煮饭,喂喂鸡鸭,坐在村口和老头老太太聊聊天,最多的时候,是在沙发上听着电视打着盹。这就是她每天的生活,虽然单调,但她却怡然自得。

暖暖的阳光从窗户撒进来,照在她一生都平静而温和的脸上,那一刻时间就是像静止了一样...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