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2018-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炫灿特殊教育发展中心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设计稿分享

     资源教室的建设可以根据学校招收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情况,从基础设施、投资数额、学生数量、教学和评估功能等各方面,规划建设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资源教室。

一、空间分类

学校应该从资源教室的任务与实际需求(如服务对象的数量和需求的多少)以及学校可能的资源来确定所要建立的资源教室的空间大小。我们根据对目前已经建立并实际开始运作的资源教室的调查,按照整体用房面积与间数,把资源教室的面积分为三个类别。

一类资源教室,面积100-120平方米,2-4间。

二类资源教室,面积60-100平方米,1-2间。

三类资源教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

二、功能区域规划

按照资源教室的需求和空间类别,把资源教室的功能区域划分为:

1.一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1)办公区:用于资源教师办公的区域,包括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管理、处理日常事务等。

(2)接待区:接待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访、研究工作、咨询等。

(3)诊断/咨询区:用于对学生的初步教育诊断、教育评量、各种生理功能的测查与测试,还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等。

(4)观察/训练区:用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动作、学习习惯、学习状态;还用于对学生的辅导教学、补救教学、学习技能训练、学习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5)康复训练区:组织各种小组康复训练,实践个别康复训练,与家长配合进行康复训练、游戏等。

(6)教学资源区:储存、保管各类教育、教学组员;收集整理、研制教具、学具、玩具等资源。

(7)阅读/会议区:平时用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资源教室中查阅资料,阅读书记、刊物;召开小型会议,研究安排工作;也可以用来进行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等。

(8)信息资源采集编辑区:用专用设备进行信息采编、整理、制作、储存等项工作。

2.二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这类资源教室的功能基本完整,部分空间整合利用。包括:办公区;会议/阶段区;诊断/咨询区;观察/训练区;康复训练区;教学资源区。

3.三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这类资源教室设置核心功能,划分出基本空间,在基本空间中整合利用。包括:办公/阶段区;学习/训练区;学习资源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