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读书彭小六私密群日更计划读书

微读书 |《西南联大行思录 》

2017-11-22  本文已影响57人  作家阿紫

缘起:这篇文章写于2015年12月,这段时间因为一些缘由重新拿起《西南联大行思录》翻阅,重新再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把这篇文章重新修正。



“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一所大学的价值,往往几十年后才能做出判断。”西南联大,就是这样的一所大学,这里没有耸立的大楼,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然而九年的存在却培养了大批的“大师”。大学,到底该是如何呢?这也真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知道《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本书是因为白岩松的推荐,买了好久才买到。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

读完这本书,感慨良多,结合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分享我的感受。

篇章一    独特的大学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诞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秋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名校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位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为组成常委,1946年宣告结束。1937-1946年,共历时九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1999年,国家表彰对“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中23位有8位是西南联大校友,他们分别是赵九章、郭永怀、陈方允、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1957年12月10日,皆为西南联大校友同出于一批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其发起人邹承鲁和重要主持人纽经义皆出身于西南联大。

满江红.西南联大校歌(词 冯友兰 罗庸  曲 张清常)

【引】词  八年辛苦备尝,喜日月重光,顾同心同德而歌唱。

【校歌词】 《满江红》 词:罗庸 冯友兰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业兴,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口,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碍。”

【勉】词 冯友兰

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

【凯歌词】词 冯友兰

千秋耻,终已雪。见雠寇,如烟灭。大统一,元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发胶结。同艰难,共欢悦。审京复,还燕碣。

借由歌词,能感受到这所大学的豪迈,感受到了仁人智士保人才的迫切,感受到了为了抗战、建国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也许正因为有那样的理想,所以才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如此多的人才;借由歌词,能看到三校的南迁大概分为“辞宫阙”、“驻衡湘”、“在山城”,这样的划分是有其历史内涵的,既是一个地理转移的过程,也是空间与时间的路线。在这窘迫的过程中,完成了这群学人在观念、精神和相互关系上的磨合认同;完成了他们在国难面前的精神转变与文化抵抗的准备,从而为后面的八年坚守,打下了一个充分坚实的基础。国难逼迫中国高层知识界走出象牙塔,跳上重归民间的文化之旅。

南迁的这段时间,这是一所行走在路上的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西南联大学生任继愈回忆道:“这次走路感觉对我教育最大的是,真正看见最基层的农民怎么活的,怎么生活,感受很大。”很多教授,如闻一多、吴征镒等很多人都在路上完成了调研和采风,为后来的著作和做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歌词中有一句话‘绝徼移栽桢干质’,就是三校南迁最好的理由,为了保住人才不受风雨的摧残,先把他们移到边缘地方去培养,然后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来报效祖国。

篇章二   一群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仁人智士

        陈寅恪:陈家三世爱国,第一代湖南巡抚陈宝箴,因为火烧圆明园而痛哭流涕;第二代,陈三立,一代诗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在姚家胡同因为爱过拒绝吃饭和吃药以死殉国;第三代,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还未办完父亲的丧事时,接到日本人的邀请,为促 使气节默默离开北平,他说“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    邓稼先:当时还是中学生的邓稼先撕碎日本国旗并踩在脚底,为了保全他的安全,最后不得不离家躲避。他的父亲劝他要学科学,最后邓稼先考取西南联大物理系。

        闻一多:闻一多之子闻立鹏回忆,回忆父亲带着他们匆忙离开北平的时候,脑子里就还想着学问,值钱东西什么都没拿,就只拿了两本古文有关诗方面的书和自己的一些手稿。

        吴宓:选自《吴宓日记》

《七月十四日 星期三》  闻报,知战局危迫,大祸将临...今后或自杀,或为僧,或抗节,或就义。《晓发北平十一月四日》  十载闲吟住故都,凄寒迷雾上征途;相携红袖非春意,满座戎衣甚霸图;  乌鹊南飞群未散,河山北颜泪常俱;前尘误否今知悔,整顿身心待世需。

诗里表达出吴宓暗自庆幸师生没有因为这场劫难走散,保住了血脉,看到了希望。

潘光旦:独腿教授,‘正常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吴大猷:培养了最多物理学家学生的人,杨振宁、李政道都是他的学生。当时,每天他都要坐马车去城里上课,有一天直接从车上摔下来摔成了脑振荡,但是他依然坚持去上课,然后坐马车回。对于一位老师来说,最神圣的职业莫过于上课。(对于这件事,我感慨良多。)

在山城,西南联大的条件是艰苦的,学生宿舍是茅草房,几十人挤一间,教室是铁皮屋顶,每到下雨天雨滴声特别大,甚至影响上课。虽然当时教育部有拨款,也邀请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做设计,但因为款项不够,巧妇难为无比之炊,最后也只能简陋如此了。即便这样,学生们有着面对逆境幽默的心态,正是如此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让西南联大办学得以顺利进行。当时,图书馆很小,后来慢慢发展到街上所有的茶馆也作为读书和交流学问之处,杨振宁在采访中回忆到,他和两位同学在茶馆辩论哥本哈根相关东西,辩论到打洋还没有结束,回到宿舍趟到床上继续辩论,四、五个小时最后把细节都辩论清楚了。李政道后来在采访中回忆道“这就养成了一种学风,叫茶馆学风,类似于巴黎咖啡馆,当时艺术家、文学家一起讨论。”这也让我想到了犹太人学习的一种方式,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关于犹太人学习,他们不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总是几人围坐一起讨论某种知识,这对大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篇章三  为什么是西南联大

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之前也有这样的迷茫,然后通过这本书和纪录片我得到了些答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机遇,那时候大师多,民族兴亡线上救国迫切,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在学习,在读书;而另一方面,西南联大的教学体制和他的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王汉斌:西南联大学生,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我觉得他的组织也应该值得研究。他校长,就管大事,校长就是聘请教授,主持教授会’,简单的说就是教授立校。‘它的基础课的教授都是有名的大师,你比方说像陈岱孙,凯恩思常说,就是我从他那里学来的。’

梅祖彦:西南联大学生,梅贻琦之子。‘重大的事情都要教授会通过,而且教授会里面还选出来一些教授,就是资历比较深的,对于管理工作比较有经验的十几个人成立一个评议会,评议会有点像常务委员会。这两个机构都是有决定学校重大事件的权力。’

沈克琦:原北京大学副校长,西南联大学生。‘西南联大的课程设置来讲,当时还是跟上世界潮流的,等于是国外开什么课我们这里基本上也这些课。’

王希季:西南联大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时候国家主义也有、三民主义也有、共产主义也有、社会主义也有五花八门都可以。科学方面,也是各种科学它都有,各方面科学它都有,每天都贴满了报告,所以,学术风气非常活跃。’

邹承鲁:西南联大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联大的传统就是,越是普通的课,越是高级老师教,系主任就教普通化学,我上普通物理是吴有训,微积分是杨武之就是杨振宁的父亲。’

郑敏:西南联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个教育,它很奇怪,它给你所有的自由,就是让你自己思考,你到底此生预备走什么路,它也不用考试的方法,好像赶牛赶羊似的,把你赶到一条路上去。但是,它是用一种学术的光辉和一种智慧,非常大的智慧来吸引你,让你感觉到如果你有这个苗头在里头,你就会感觉到你就要走这条路。’

陈省身:西南联大学生,国际著名数学家。‘就是西南联大一向不教学生怎么想,让他们自己发展,这样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是许多人共同的合作讨论,自然而然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最初也许有的走了斜了的,但是可以纠正,最后就是走了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

李政道:西南联大学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它整个就是以培养人为中心,每一个人都要注重创新,要创新是比较特殊性的,要跟那个人的性格配起来,启发作用是有的,培养作用也是有的,但更重要的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而出来的结果,他们也不能倾斜,我也不能预料,最好就好像一个新的种子你就是很注意要培养得好,那么这样的注意,这样的精神,这个精神,我觉得联大是非常可贵的。’

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使得铁皮教室和茶馆变成了一所闻名于世的大学,他们整合了北大、清华和南开的优点和特色,传承了北大和清华的课程设置。从这些大师的采访谈话中,对于这个原因,我们可以了解一些。

篇章四  翻外篇,一些故事

从书里和纪录片里能从采访的人嘴里和书的文字行间看到许多小故事,如教授夫人的‘定胜糕’的事情,‘胡适寄书’的事情,‘思想上的马帮’等等,从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一种精神,一种气概。

世界上再没有一个民族,如此执着于它的山河大地和文化传统,如此视尊严高于生命,将培育后代视如自身的延续,在强敌压境的日子里,中国知识分子们的气节各各显现。 国难当前,大片大片的土地在失去,国不成国,还好有这样一批仁人智士念国爱国,保住了北大、清华和南开的血脉,南迁继续发展,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的确是奇迹。中国,也正是有这样的一批人才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曾经我很崇拜犹太人,觉得这个民族很伟大,竟然能在千年后复国建立以色列,那么爱读书,很多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真正越来越深入了解我们民族的时候,内心也是很自豪和幸运的。

一直怀着颗‘悲壮’的心情读完书和看完纪录片,突然好想自己也能幸运地身在其中,跟他们一起奋斗,一起拼搏,一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相比于曾经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们,我们的目标实在太过庸俗了,回头看看我们自己,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而读书?”也许自己的答案就已经说明为什么自己没有学好吧,也说明了现在的大学为什么不如当时的西南联大吧。

能生在和平年代真是幸福和幸运,难以体会在那样一个动荡年代,活下来都觉得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何况在这样的条件下做研究搞学问。

篇章五   红烛不灭,希望永在

那个时候,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作为中流砥柱,让希望的火种留了下来。西南联大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培养出的人才和联大精神一代一代的在传承,纪录片和书本也是我们了解西南联大生活的重要资源。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的老师,作为中国人,我们责任重大,要学习那群联大人的‘爱国’精神,如今的时代虽不似于过去,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红烛》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 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为  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 冲突

红烛啊  不误 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即制了  便烧了

烧吧 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也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流泪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即造了你  即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噢  我知道了  是烈风来侵蚀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  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膏脂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  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