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子

学爸笔记【62】- 暑假倒计时D11

2019-08-29  本文已影响795人  2Ha

2019.8.29 月底就开学了


初步想好了大的规划目标,然后就是分学科的具体计划了。

硬核的实战思路。不打无准备之仗!


首先分析初三阶段的数学:

中考数学初一算是学了三轮,侧重点是代数,几何的五三也能耍耍。加上高中数学的函数学了两轮,练了几套书(华二平、精编、习题化知识清单),高举高打,中考代数问题不大。

然后初二阶段学习竞赛课程的过程中,也算把平面几何的训练补掉了一些,至少中考压轴的纯几何题不会束手无策,就是解法不能超纲。

最近暑假基本完成高中数学的第二轮自学,解析几何也算有个基础了,中考压轴题、动点这类的一般都可以秒掉。暑假作业学校布置了一本数学中考题集,分层定制的,所以基本上都是压轴题,选填压轴和大压轴,暑假逃掉了一部分作业,加上“乱写”(娃说反正没人看),混掉了大部分作业。但是最后的大压轴是认真练的,中考真题难度。娃说从后往前做了几十题,用解析几何的思想,都是秒出答案,然后再按照中考的解法,“装模作样”地写过程。

这样看,中考好像可以裸考了,而且真题模拟结果还行。

然后,是不是没问题了呢?

打住!打住!打住!

这样去考很成问题的! 不能冒险!

放假前分析过,跳跃过去的还是有很多隐患的。中考高考像势均力敌的拳击赛,不是靠击倒获胜,而是靠点数获胜。

是能够偶尔击倒,那是因为试卷区分度高。但是如果这一年区分度降低了呢?难道碰运气?赌临场发挥?赌不“粗心”?

字典里没有“粗心”这回事,分数也不认这个。

几个典型问题,会导致得势不得分,最终在一场大家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输在“点数”上!

1.解题速度和熟练度。

小题解题速度不够快。都说熟能生巧,练习少,速度就快不起来。虽然大题解题速度快,那是因为思考高举高打,但是也不够稳定。

这种情况下考试时间就会不够宽裕,保高分就有风险!

稳数学高分,需要有充足的考场空白时间来保障,必须有超越试卷的能力储备,否则偶然性很大。

2.审题细致程度。

坑题见得少、做得不多,也不喜欢练错题集。

加上初二阶段数学就没有积累错题本,平时错题清得太快,难保不会留下盲区。

坑见得少了,识别能力就差,坑题这方面和数学水平关联度不大,特别是那种处心积虑的坑题,第一次做,谁都可能错。

3.计算稳定性

略有改善,偶尔犯浑,无法100%。

这个就需要考试时间留有充分余量,还有训练,这又回到第一个速度和熟练度问题。

练好了,稳定性也有保障,考场上还有时间反复地验算和复查。

4.书写规范性

问题极大,跳步严重,超纲解法太多,不改会吃大苦头。

典型风险就是校内老师还吃他这一套,到了统考就难说了。阅卷老师看不明白,大题有可能判零分,那就杯具大了。

5.考试状态稳定性

有一定抗干扰能力,没吃过大苦头,不算数。

必须扎扎实实吃过苦头,不摔跤!哪能成长?


当然,上面的问题是“登山”所导致的必然后果,不可怕。

意识到了,现在可以腾出手来,应该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逐一解决掉。

话说回来,如果初一、初二不是这样的打法,我们这种被快乐教育坑了的家长、还有这个快乐放羊、从小到大没报过班的、到初一开学后才开始鸡血的弱鸡娃,哪有超前的机会呦。

登山属于弯道超越,也逼迫出了娃的高效复习和自学能力,也是一种没办法的策略。否则慢条斯理、稳扎稳打下来,奔跑能力也就没有训练机会了。初中可能还好,到了高中分分钟被拉开,而且没有任何扳回的机会。

要知道,越往上一个平台,前面的奔跑者越强。逆袭,不是非常之人,就别做梦了。初中优秀,高中平平的例子,身边也不少。

所以说,初三前是最后一次“登山”机会!

所以说,规划早的小学生,才是真可怕!


扯远了,对照前面的想法,再捋一下思路。

学会逐步自主规划!逐步不依靠家长的帮扶!

— 高效的时间管理和科学的项目规划能力!

— 自我评估、自我纠错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 稳定的学习考试状态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 更强的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 基于以上基础,目标清晰的自律和勤奋!


一个个总结并打草稿,列数学的具体方案。

1.分单元复习第一轮。自主查漏补缺,但不能陷入题海,要知道如何“为我所用”

2.真题卷驱动第二轮。模拟考试,然后再去补缺,还有一个重点是练书写规范、继续练字。

3.跟着学校复习进度,平时当考试,练心态。

4.以上讲大概建议思路,交由娃练独立规划。

5.真题驱动,不指导具体计划,只验收模考成绩。倒逼娃练自我纠错,练自我完善,不断挑战自我。

6.通过可预见的排名波动,磨炼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各学科均衡能力。

以上,解决中考数学的初步考虑。


还有,再规划一下初三阶段的数学拓展机划。

高中数学已完成两轮。

第一轮是初一升初二前的暑假,60天左右,华二平,代数精编,总体是侧重代数,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其他部分入门。这一轮主要是为初二自学竞赛(代数不等式、初等数论)铺路,不然的话代数能力严重不足,根本学不下去。这一轮暑假投入时间较多,每天至少四小时。

第二轮是初二升初三这个暑假,50天左右,每天1-2小时,做完了知识清单和习题化知识清单,选做精编、37年高考、其他乱七八糟几本也选练,感觉练到位了就停。这一轮侧重是三角函数、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这一轮是为中考压轴题高举高打铺路,也进一步解决高中物理的数学基础(三角、向量)。这一轮时间投入少,因为同步各分了一个月去清中考物理、中考化学,而且竞赛的代数、数论、平几的天天练一直没有停,所以算是带着练一练。本来计划把微积分再学一遍的,时间不够排,中科大的课起了个头,就搁置了,因为这个不急。现在这个水平,高考压轴和自招入门题,只能说能摸一下,偶尔能解决几个练得强一点的模块,还要看运气。主要问题,还是受中考所累。但还是那句话,不冒险搞竞赛。

然后开学后,首先就是回归中考复习。

但是,还有几个模块不能停啊! 怎么均衡。

平面几何好办,多练练模型吧,中考压轴难度附近的模型,多练练。

启动高中数学第三轮,为期一年,穿插进行,中考前几个月停一下。

其中三角和解析几何好办,练到高考压轴题,中考也有类似题,就是书写规范练两个版本。

其他高中数学模块,还有好几块。这部分做做几本书吧,不要太赶,一块块向前,练到压轴题和自招。同时考虑一下对初中数学思想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练题不是目的,练数学思想啊,总不能白学啊。

主要是中间几本,两边的几本都做过了一些。

以上其实是为高联一试打基础,高考压轴题和自招题、一试题,是比较接近的。

不等式、数论、组合,就是天天练。如不能保持,就改为周周练吧,总之保持手感不丢,逐步上一点小台阶。

这样即使高中走综合,这个投入也不至于白忙。至少,到了高中,数学学习的负担会轻不少。竞赛要留给高中教练去训练,初三先打好基础,留出时间。不然高中阶段风险太高。特别是很多都不确定的情况,两头下注吧。


大概这样,这里面难点主要在开学后的一两个月,能把中考解决到什么程度。应该是以一两个月为一个周期滚动复习,看何时到位。

首先把稳定性的问题彻底解决,必定要刷一阵题,希望不要太久。

嗯,自言自语写下来会清楚很多。

快3000字了,汗!


个人方案,仅供参考,后果自负。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嗯,桃,一起唱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