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的网》整本书导读教学反思

2021-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东天雨

一般来说,整本书导读课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读前导读,目的在于激发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另一种是中途导读交流,意在引导、促进;还有一种是读完后交流分享,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思想的碰撞,对所读书籍再认识、再内化。我的导读课属于第一种。

教学流程如下:

一、课前互动(校外借班上课)

1.师生交流读过的书。

2.诵读狄金森的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二、导入激趣,走近《夏洛的网》

1.课件出示权威媒体(人士)对《夏洛的网》的评价,调足学生味口。

a.这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爱和保护,冒险与奇迹,生命和死亡,信任与背叛,快乐与痛苦的书,它几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议的杰作。

b.它是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

c.这实在是一本宝书。我觉得在一个理想的世界,应该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读过这本书的人;另一种是准备读这本书的人。

2.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图片,了解封面信息。

3.介绍作者。

三、走进情节,激发阅读欲望

(一)出示主人公弗恩、威尔伯、夏洛的名字,猜猜他们是什么?

(二)走近弗恩

1.根据三张插图猜故事情节。

2.出示弗恩和爸爸争论的片段,了解故事的开端。

3.出示弗恩精心照顾威尔伯的两个片段。

4.说说从以上片段中读懂了什么。

(三)走近夏洛

1.过渡(口述)

2.出示图片(威尔伯的新家),猜图中哪个是夏洛,依据是什么?

3.出示第一次描写夏洛的句段,说夏洛给自己的第一印象。

(四)威尔伯的噩梦

1.出示威尔伯和老羊的对话,猜:有没有人会救威尔伯?如果有,会是谁?

2.出示夏洛承诺救威尔伯的句子,从"不会""一定会""不会"中体会夏洛要救威尔伯的坚定和自信。

3.小组讨论:夏洛会以什么办法救威尔伯?

4.各小组派代表交流。

5.设悬念,推荐阅读《夏洛的网》。

四、读法指导

1.出示图片(自己班上学生做的读书"大花脸")。

2.总结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

【课后反思】

满意之处:

一、紧紧把握导读课的本质,从开始上课到课堂结束,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围绕"激趣"展开。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夏洛的网》这个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同时,每个环节都有留白,尤其故事刚到紧张处,课戛然而止,让学生欲罢不能,只有去读整本书。

二、猜想作为导读课的主要手段,贯穿整节课。通过不断猜测,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推断力、表达力,更调动了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三、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较为妥当。课上两次停电,致使PPT暂不能插放,由于学生手里没有书,所有图文全靠PPT呈现。面对上课铃刚响的那次停电,我用和学生聊读过的书的方式维持场面,等待电来。中途那次,刚好出示三个主人公的名字,我就让学生猜他们分别是什么事物,并说出理由,使课堂没有中断。

需要改进之处:

一、教学手段略显单一,总示不断出示图文,猜测,交流,造成学生精神疲劳,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如果插入一些视频之类,学生可能更有热情。

二、课前一定要预设,多备几套预案,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他们会怎么回答,如果学生说的不是"我"要的,该怎么去引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