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
前些天六一的时候,圈儿里流行这么个段子:
图片来自网络坐过大杠的[坏笑],麻过脚的[呲牙],夹过手的,颠的屁股疼的[偷笑][偷笑],别过脚后跟的[流泪][流泪]感受过的请点赞!
哈哈!一看就能反应出来,这些状况发生在坐脚踏车的年代,一辆重磅自行车,前大杠歪着屁股坐、后坐位嗝的屁股疼,一不小心还会把脚绕进车轮里,这就是最惨的“交通事故”了,对照了一下,这些“惨剧”我都经历过!
不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哪家有几辆自行车,算得上日子还不错的了。还曾经特地撰过字,写过小时候羡慕同学拥有一辆自行车,偷偷死皮赖脸的拿人家车学,外加过过瘾。上学上班有辆车骑,多省时间啊,就算要点力气也是开心的。
在咱们水乡,原先出行都是靠船,一个上午也可能不会去到多远的市镇。后来筑了公路,船工、船老板都失业了;不过,脑筋转的快的船老板,转身又成了车老板,一辆柴油中巴车,一天往返两三趟城区与乡镇,倒也重新发家致了富;比起那些按固定班次发车的少量的公共汽车,它灵活便捷高效多了,来来往往要出门的人,多半愿意接受“人上车就走,随叫随停”招揽的吆喝,当然,经过治理这些车也逐渐有了相对固定的时间,越来越方便人们的出行。
与此同时,摩托车好像也开始风靡乡村。那时的农村姑娘谈亲,条件里都带“几金几响”,其中一响就是指摩托车,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怕是找媳妇儿不大乐观。发展到现在呐,不是响的两轮儿了,得是四轮儿,才够得到谈婚论嫁的排场。
其实车,也就是个代步工具,但它们身上不可避免的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的时代,那些不同种类的车代表了一部分人家的生存状态、富裕程度,或许还要扯上文明程度,有时候无奈地披上了攀比的外衣,让人既爱又恨。
三年前,我也兴冲冲的赶在学车制度改革前,去学了驾驶技术;受尽了驾校教练的各种奇葩段子与白眼后,也算是学有所成。
可看看不停地被报道出来的关于车的事故,还有不断被提高的“车的文化及价值”,我对掏出本本儿使用它的兴趣,从渴望降为了惧怕。
如今,哪家拥有私家车,真的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就像人手一部手机似的,将来,也许用段子里的描述:是个人,都有可能会拥有一辆车。
惧怕啥呐?RMB是一方面,心态是一方面。
人越长大越害怕,越对生命娇贵的看待,越对后生的事物有了点点后怕,不是酸葡萄心理;如果交通够发达,公共资源够丰富,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冒风险去渴望拥有一辆大“铁皮玩具”。
每日骑着公共自行车,背着双肩包,看看路边的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这状态跟小时候偷偷过把瘾的滋味倒是有几分相似。
实在有什么重要紧急赶时间的事情,快捷的出租车或是滴滴平台,都可以解决问题;若是出门游玩,火车、长途汽车都可以选择。
忽然明白了,对于车的认识,过去是状态,现在是心态。